生活中少不了各式各樣的稅,綜所稅、房屋稅、遺產稅、贈與稅⋯⋯財富管理顧問群整理每周重要的財稅新聞,幫大家掌握第一手稅務重點,管好荷包不縮水!

生前贈房 小心屋主變房客

天下父母心,不少父母不捨孩子辛苦,又或是有稅務上的安排,生前變將房產過戶給子女,導致人生下半場變「寄人籬下的房客」

因為不動產一但過戶完成,房產就變到子女名下,未來能否繼續居住於此,將會考驗子女的良心與孝心,在金錢誘惑下,人性通常經不起考驗。

舉例來說,某位68歲老翁為安養晚年,將價值千萬的房產贈與給兒子。沒想到過戶手續一辦完,兒子態度立刻180度大轉變,不僅疏於照顧,最後甚至換鎖,將老父親趕出家門,流落街頭。最後老翁不得已提告,法院判決撤銷贈與。

也有父母為了讓子女贏在起跑點,生前就購買不動產登兒子名下,沒想到兒子婚後為了表示愛意或是安太歲,變將房子贈與持份給對方,或乾脆登記對方名下,父母這些年辛苦積累的房產,瞬間成前媳婦的嫁妝。

其實愛孩子,也要保護自己,為自己財富設立防盜門,可以透過”信託”來管理,既可保有掌控權又可保護資產安全,是家族傳承的一大利器。

-----------------------------------------------------------------------------------------------------------------------

人生必學課題-財富傳承

近期媒體報導新北三重人倫悲劇,弟弟長年照顧顧年邁母親,卻沒想到母親資產卻被兩位姐姐設立千萬資產信託,受益人只有兩位女兒,導致手足相殘的憾事發生,令人不勝唏噓!

根據信託法第一條規定,稱信託者,謂委託人將財產權移轉或為其他處分,使受託人依信託本旨,為受益人之利益或為特定之目的,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之關係。」也就是說,資產一旦設立信託,即具有獨立性與目的性。它不再是委託人或受託人的個人財產,而是專屬於「信託目的」的財產。

在此案件中,若母親或姐姐們能充分考量弟弟長期照護母親的「貢獻」與「感受」,將其一併放入受益人之中,或許就可以避免此憾事發生。

資產規劃是人生必學的課題,期待規劃者在規劃時,除了注意稅務考量,更應該注意家庭倫理與情感流向,用圓滿的態度,期待一個「家和萬事興」的局面。

-----------------------------------------------------------------------------------------------------------------------

欠稅限制出境,提供擔保可解除

依據《稅捐稽徵法》第24條,若納稅義務人如因滯欠稅遭限制出境,可提供相當擔保後申請解除保全措施。

其擔保之資產需易於變價、無產權糾紛且能足額清償之土地,或已完成所有權登記之房屋,土地等,或提供相當於欠稅金額之第三人財產作為擔保,以申請塗銷禁止處分登記或解除出境限制。

舉例來說,甲君滯欠應納稅捐及罰鍰合計1,900餘萬元,其名下財產遭通知不得為移轉或設定他項權利,並於移送強制執行後陸續遭行政執行分署拍賣。嗣後該局報請財政部函請內政部移民署限制其出境,甲君遂主動向行政執行分署申請分期繳納,並由第三人乙君提供A房屋及坐落基地作為欠稅擔保。

期間,甲君除定期繳納稅款外,亦積極提供A房地時價資料,經審認其擔保品計值足額保全稅捐,遂准予塗銷甲君名下財產禁止處分登記並解除出境限制。

-----------------------------------------------------------------------------------------------------------------------

公司資金貸與股東或他人,應留意計收利息合理性

依規定,公司之資金貸與股東或任何他人未收取利息或約定利息偏低,除屬預支職工薪資者外,應依所得稅法第24條之3第2項規定,按資金貸與期間所屬年度1月1日臺灣銀行之基準利率計算公司利息收入課稅,籲請營利事業注意相關規定,以免發生調整補稅情形。

舉例來說,國稅局查核發現甲公司112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之資產負債表列載其他應收款新臺幣3,000萬元,經查該款項係甲公司貸與同業乙公司之短期融通資金,並以年息1%利率收取利息,因該約定利息顯有偏低情事,乃應依所得稅法第24條之3第2項規定,就資金貸與期間按112年1月1日臺灣銀行之基準利率(年息2.867%)核定調增利息收入。

-----------------------------------------------------------------------------------------------------------------------

【中國稅務】

大陸電商叫苦連天,追稅倒查三年

根據外媒的報導,大陸因各級政府財政緊縮,各地稅務局查稅動作頻頻,電商稅法讓業者人心惶惶。

根據官方資訊,年銷售額在120萬元人民幣至500萬元之間的企業,增值稅率按1%徵收;跨過500萬元門檻,稅率躍升至13%。

等於一個年銷售額千萬元的電商賣家,其稅務成本高達130萬,此還未替除產品採購、員工薪酬、場地費用、物流倉儲費用等成本。

此外,中共官方在今年6月發布新規定,要求互聯網平台企業(如微信、支付寶等)向稅務部門報送平台內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的涉稅信息,涵蓋電商、外賣、在線點餐、在線繳費、生活服務等各類平台服務序等,今年十月起,亞馬遜、淘寶、拼多多等業者平台已按季度開始實際報送數據。

11月以來,不少賣家開始收到稅務提醒、數據不符通知。陸媒報導,目前江西、江蘇、河南,以及廣東的中山和佛山等地,已出現稅務倒查1到3年的情況。

某位不具名電商表示,市場不好做了,營業額太大,自動升級一般納稅人,後續要正常交稅,成本非常高。「很多商家會倒閉,

更有電商發布繳稅成功截圖,「該死的13個點稅,大電商明年全要倒閉。」

-----------------------------------------------------------------------------------------------------------------------

【國際稅務】

加州華人立遺囑,注意法律問題

根據外媒的報導,對於美國地大廣大,各州都有各自獨立的遺產繼承法律規定,像是美國加州法律規定,當被繼承人去世時若資產總值超過208,850美元,需經過法院「遺囑認證」程序後,繼承人才能合法繼承。

像是某位張先生長年居住在洛杉磯,為了將價值120萬美元房產由女兒繼承,生前雖設立的遺囑,但仍需遺囑認證」程序,也就是是由加州高等法院監管的一套正式程序,用於驗證遺囑的真實性、確認遺產清單、處理債權人申報,以及最終的合法分配。

最終歷經兩年等待與法院的交涉溝通,支付了5萬多美元的律師費和各類法庭費用,才最終拿到了繼承權。

專家建議,可以考慮「生前信託」,將資產轉移到信託中,避免冗長且公開的遺囑認證程序,以及指定受託人管理資產並將其分配給受益人。它還能保護受益人的權益,讓資產順利移交,並可透過信託控制資產的分配方式

舉例來說,某位劉女士長年居住在爾灣,名下擁有一套價值約90萬美元的公寓、一筆約25萬美元的投資帳戶及其它日常資產,為了將資產順利移轉給子女,劉女士設立一份「可撤銷生前信託」並將其主要資產正式「注資」進入信託名下,即將各類財產的產權轉入「生前信託」中,這包括更改房產產權登記、指定受益人等。

當劉女士2024年因病過世後,其兩名信託受益人子女在不經過法院的情況下,僅用了兩個月就順利繼承了劉女士的遺產,幾乎沒有支付額外的法律費用,也避免了所有公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