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少不了各式各樣的稅,綜所稅、房屋稅、遺產稅、贈與稅⋯⋯財富管理顧問群整理每周重要的財稅新聞,幫大家掌握第一手稅務重點,管好荷包不縮水!
Zappos執行長謝家華喪生四年 爆出神秘遺囑
總部位於拉斯維加斯的全球最大網路鞋店Zappos,其創辦人謝家華2020年在火災中喪生,得年46歲,五億遺產(折合台幣約1500億)掀起爭產風暴
因為謝家華沒有遺囑,四年來持續在法庭爭奪他的龐大遺產,近期卻爆出疑似謝家華「神秘遺囑」
根據上周最新提交的法庭文件,謝家華可能早在2015年初,就已留下記載其遺願的法律紀錄文件。只不過負責保管這份文件的皮爾.穆罕默德生前患有阿茲海默症,「不知道」謝家華去世。整理穆罕默德遺物的人2月發現該遺囑後,聯繫地區書記官辦公室並將原始文件送交法院。
該遺囑將逾5000萬元資產和幾處位於拉斯維加斯的房產轉給一系列信託,但這些信託的受益人成謎。遺囑列出數項具體捐款,其中包括向哈佛大學捐贈300萬元、向美國紅十字會捐贈50萬元,向蓋茲基金會、巴菲特基金會和福特基金會各捐贈25萬元。這些資產分配完畢後,其餘財產將留給他的家人。
據稱,謝家華遺囑還有一條家屬不抗爭條款,若其四名家庭成員有任何人決定違背他在遺囑的交待,他們四人都將一無所獲。
根據法庭文件,此遺囑副本已發送內華達州知名遺產律師阿姆斯特朗,阿姆斯特朗被指定為遺產共同執行人。穆罕默德是簽署該遺囑的五名證人之一。
法庭文件沒有透露有關穆罕默德的任何其他細節,也沒有透露他如何認識謝家華。全案5月將在拉斯維加斯舉行法庭聽證會。
-----------------------------------------------------------------------------------------------------------------------
所得申報全面延長到六月底
今年5月報稅季即將開始,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所得稅申報繳納期限延長至6月30日,使用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站附件上傳系統或遞送紙本證明文件收件期間:5月1日至7月10日
第1批退稅時間仍維持在本年7月31日,想要早點收到退稅款,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就可以適用第1批退稅:
一、6月30日前以網路(含手機)申報或是以稅額試算利用「線上登錄」或「電話語音確認」回復。
二、5月12日以前向戶籍所在地稽徵機關以稅額試算紙本回復。
-----------------------------------------------------------------------------------------------------------------------
所得稅結算申報繳稅無壓力,延期分期免利息,助您度難關!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對產業所造成的影響,納稅義務人無法於所得稅結算申報繳納期間一次繳清稅捐者,依稅捐稽徵法第26條及財政部114年4月17日台財稅字第11404554260號令發布「稅捐稽徵機關受理納稅義務人因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影響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稅捐審核原則」規定,納稅義務人得於114年6月30日前檢具申請書及相關證明文件向稅捐稽徵機關透過書面或線上方式申請免加計利息延期或分期繳納稅捐,協助大家共度難關。
-----------------------------------------------------------------------------------------------------------------------
受有保險理賠的醫藥及生育費,不得再列舉扣除
納稅義務人申報綜合所得稅,列報本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的醫藥及生育費,只要是已受保險公司理賠的醫藥費用,不論是需要提供醫療單據的實支實付醫療險,或是不用提供醫療單據的住院日額型醫療險,都不能再列為綜合所得稅的醫藥及生育費扣除額。
舉例來說,甲君於113年期間因病住院接受治療,支付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院一筆「住院醫療」費用新臺幣50萬元及一筆「門診」醫藥費用10萬元,但經查得甲君向多家保險公司投保醫療險,受有實支實付型、日額型及團體保險理賠,理賠甲君「住院醫療」75萬元及「門診」醫療5萬元,所以甲君支付醫院之「住院醫療」費用50萬元部分已全額受有保險給付,因此不得列舉扣除;僅可列報未獲保險理賠之「門診」醫藥費5萬元(10萬元-5萬元),加計其他可列報之列舉扣除額後,再與標準扣除額擇一從高申報減除。
-----------------------------------------------------------------------------------------------------------------------
114年期房屋稅自住住家用房屋辦竣戶籍登記及申報期限放寬至114年6月2日
房屋稅2.0新制自113年7月1日起施行,今年5月首次開徵。為維護納稅義務人權益,財政部宣布今年期房屋稅自住住家用房屋辦竣戶籍登記及申報期限由今年3月24日放寬至同年6月2日。
2.0新制規定(1)房屋無出租或供營業使用;(2)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實際居住使用並於該屋辦竣戶籍登記;(3)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全國合計3戶(含)以內,為自住房屋,可適用較低稅率1.2%或1%(全國單一自住房屋)課徵房屋稅。納稅義務人並應於每年期房屋稅開徵40日以前(即每年3月22日以前)向房屋所在地地方稅稽徵機關申報,經核准後,5月開徵之房屋稅即可按較輕稅率課徵。
考量今年是2.0新制實施的第1年且就自住房屋增訂辦竣戶籍登記要件,為落實2.0新制自住輕稅目標,並減少徵納爭議,經與地方政府研商,該部將今年期自住房屋辦竣戶籍登記及申報期限放寬至6月2日,與房屋稅繳納期限相同。財政部呼籲,近期各地方稅稽徵機關已陸續寄發房屋稅繳款書,房屋倘符合其他自住要件,惟未辦竣戶籍登記,導致房屋稅不是按自住稅率1.2%或1%課徵之情形,請納稅義務人於今年6月2日以前至戶政機關辦竣戶籍登記,並向房屋所在地地方稅稽徵機關申報,經稽徵機關核准,房屋稅就可享自住優惠稅率。
-----------------------------------------------------------------------------------------------------------------------
綜合所得稅申報常見錯誤態樣
民眾報稅後,應詳加檢視申報內容是否正確,若發現錯誤,採用網路(含手機)申報者,修正申報內容後,於申報期限內重新上傳申報即可;採人工或二維申報者,須重新填寫1份正確的申報書辦理更正。如果逾申報期限才發現錯誤,則無論採取何種申報方式,均應向戶籍所在地國稅局以書面辦理更正申報。
免稅額(6項常見錯誤):
1.列報課稅年度前已死亡(例:112年度死亡)親屬、配偶免稅額。
2.列報未同居一家、無實際扶養事實的其他親屬。
3.列報已成年未在學、服役、待業或在補習有謀生能力的子女或兄弟姊妹。
4、申報年度(例:114年度)離婚,課稅年度(113年度)尚有婚姻關係,未申報配偶免稅額。
5、申報年度(例:114年度)結婚,課稅年度(113年度)尚無婚姻關係,申報配偶免稅額。
6、未符合「納稅義務人與配偶分居得各自辦理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及計算稅額之認定標準」之分居夫妻,各自單獨申報所得稅時,未填寫配偶姓名及身分證統一編號且未勾選「□不符合上開規定,而無法合併申報者」欄位(分居者不包含因工作因素分隔兩地或戶籍不同等情形)。
所得額(3項常見錯誤):
1.漏報非屬查調範圍所得(如海外所得、大陸地區來源所得及私人借貸利息所得等)。
2.列報受扶養親屬,惟漏報該親屬所得。
3.列報執行業務所得或其他所得,已依帳載金額扣除成本費用,再以部頒標準費用率重複扣除。
列舉扣除額(8項常見錯誤):
1.列報非公立醫院、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療院(所),或經財政部認定其會計紀錄完備正確之醫院出具之醫療費用收據。
2.列報非屬醫療性質(例:醫美整形及看護費等)之支出。
3.列報受有保險理賠部分之醫藥及生育費。
4.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在該地址未辦竣戶籍登記,或有出租、供營業或供執行業務使用之情形。
5.列報入會費、光明燈、安太歲及法會支出等有對價關係的費用。
6.列報未依法登記或立案寺廟之捐贈單據。
7、長照特別扣除額中,以一般診斷證明書取代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或提供非課稅年度取得之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
8、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中,列報本人、配偶或受扶養兄弟姊妹之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
申報技術性失誤(1項常見錯誤):
採網路申報,以申報系統產出「稅額估算表」或「檢核用計算表」確認申報內容及計算稅額,未執行「申報資料上傳」步驟。
-----------------------------------------------------------------------------------------------------------------------
適用個人受控外國企業(CFC)制度自我檢核表報你知
為利納稅義務人自行檢視是否為個人受控外國企業制度適用對象,設計「適用個人受控外國企業(CFC)制度自我檢核表」,透過簡單檢核步驟協助納稅義務人於今年申報113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稅輕鬆瞭解CFC制度。
個人CFC制度自112年1月1日起施行,個人或其與配偶及二親等以內親屬當年度12月31日合計直接持有CFC的股份或資本額達10%,且該CFC不符合豁免規定者,該個人應按其直接持有CFC的股份或資本額比率及持有期間計算營利所得,併同其他海外所得及應計入基本所得額項目,填入「個人所得基本稅額申報表」。該局特別設計自我檢核表,便於納稅義務人逐步檢視,以正確計算申報CFC營利所得。
-----------------------------------------------------------------------------------------------------------------------
生對家庭很重要!!
去年高齡贈與平均高達1604萬
根據財政部統計,去年申報贈與稅的高齡納稅人逐年遞增,去年為9.6萬人,占全體贈與人的5成,占高齡人口(65歲以上)的2.1%,顯示愈高齡者愈傾向規劃透過逐步贈與方式進行財產傳承。其中去年高齡贈與人中達到徵稅門檻者合計1.3萬人。
細看各年齡平均贈與總額,有稅案件以65歲到69歲最闊綽、達2,562萬元;80歲以上平均1,548萬元次之。至於合計應稅與免稅案件後的平均贈與額,則以80歲以上達407萬元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