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少不了各式各樣的稅,綜所稅、房屋稅、遺產稅、贈與稅⋯⋯財富管理顧問群整理每周重要的財稅新聞,幫大家掌握第一手稅務重點,管好荷包不縮水!

五月所得申報,全面展延至六月底

五月所得申報,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對我國經濟的影響,財政部宣布,將展延至6月30日為止。同時,納稅義務人受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影響,不能於規定期間內繳清稅捐,可申請免加計利息延期或分期繳稅。

今年綜所稅申報每人免稅額為新台幣9萬7000元,若納稅人本人、配偶或受扶養直系尊親屬(如父母、祖父母)年滿70歲,免稅額可提高至14萬5500元,但要特別注意,如果申報扶養70歲以上的兄弟姊妹、叔伯舅等,仍是適用9萬7000元免稅額。

依規定,納稅義務人申報扶養子女,只限未成年者,或已成年但因在校就學(須具正式學籍)、身心障礙或沒有謀生能力者,受扶養者也須檢附在學證明或醫師證明等其他適當證明文件。

此外,因應科技進步,投資也更加多元,所得類別也更多元,民眾投資KY股獲配股利、投資美股獲利,均屬「海外所得」,不要忘記計入綜合所得總額的非中華民國來源所得及香港澳門來源所得,且應留意,同一申報戶的海外所得全年合計數若達100萬元,海外所得就必須全數計入基本所得額進行申報。

去年黃金價格走高,民眾透過黃金存摺交易、或個人出售持有的實體黃金條塊或飾金,有賺錢就要申報「財產交易所得」。

至於醫藥及生育費列舉扣除額,要留意「非屬醫療性質」的齒列矯正、醫美整形、坐月子費用、看護費用等不可列舉扣除,但因治療所需的醫療費則可列舉扣除,報稅時要記得檢附醫師出具的診斷證明及收據,且醫藥費支出如果已受領保險給付,保險給付部分不得再列報扣除。

針對有殼族購買自用住宅而向金融機構借款所支付的利息,每一申報戶以一屋為限,每年扣除額上限為30萬元,且以「修繕貸款」或「消費性貸款」名義借款的利息支出,不得列報扣除。

此房屋必須登記為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所有,且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要記得在課稅年度於該房屋地址辦完戶籍登記,同時,此屋必須無出租、無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者,才符合列舉扣除的適用。

-----------------------------------------------------------------------------------------------------------------------

三月稅收震盪,證交稅實徵187億元

財政部近期公布今年3月全國賦稅收入,回顧今年前二月稅收3,214億元,創同期新高,年增0.9%。

根據財政部統計,2月實徵淨額寫下同月新高的包括關稅、綜所稅、菸酒稅、契稅、娛樂稅及總稅收;前二月創同期新高則包含綜所稅、證交稅、印花稅、娛樂稅及總稅收,共寫五項新高。

2月因春節落點不同,交易天數較多,證交稅仍呈現年增32.2%。累計前二月證交稅實徵淨額為351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19億元,年增幅為5.8%。

2月受春節因素影響,2月部分稅目如土增稅、契稅仍顯現年增,累計前二月持續反映市場疲軟,房地合一稅、契稅、土增稅皆呈負成長,尤以房地合一稅年減18.5%最多

-----------------------------------------------------------------------------------------------------------------------

投資理財,優先考量省稅

投資理財,你我都愛,但不論高股息ETF/基金是月配或季配,都是現金流的重要來源,也要注意考慮稅負問題。

若投資台股所領到的股息,可選擇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稅,享有8.5%免稅額、上限為8萬元,或採分離課稅、稅率28%,此外,若單次股利給付中「股利所得」與「利息所得」相加達2萬元及以上,就需要扣繳二代健保2.11%補充保費;至於投資海外的股票,配發的股息都納入海外所得項目計算,適用最低稅負制。

若是透過基金理財,境內基金股利所得若超過27萬就須納入個人綜合所得稅;但若投資標在海外,配息收入如果在750萬元以內就不必被課稅。由此可見,透過投資基金而來的所得,反而比較有利於投資人進行節稅。

另外ETF部分,可透過選擇出借ETF或增加投資海外標的,省下相關稅費,除了有額外的出借收入,還有節稅的機會。若順利出借ETF且借券人在除權息前賣出股票,股利會以權益補償方式返還給出借人,此類所得屬於證券交易,目前停徵故不課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