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少不了各式各樣的稅,綜所稅、房屋稅、遺產稅、贈與稅⋯⋯財富管理顧問群整理每周重要的財稅新聞,幫大家掌握第一手稅務重點,管好荷包不縮水!

好野人收入,股利占四成

根據財政部統計,112年度綜所稅申報案件中,申報戶數約688.3萬戶,綜合所得總額為6.5兆元,所得淨額3.4兆元,應納稅額合計4,798億元。

其中所得淨額超過472萬元、適用稅率40%的高所得家庭,合計約7.2萬戶,占比約1%,貢獻應納稅額2,170億元,占比達45%。

而國人收入以薪資為主軸,約佔66.5%,股利其次,約佔17.4%,若觀察所得級距,薪資所得占比隨著收入增加而下降,所得淨額超過1,000萬元的富人,薪資占比降至40.9%,股利所得則達41.8%。

-----------------------------------------------------------------------------------------------------------------------

減稅小確幸!!  明年免稅額、標準扣除額等調升

依據所得稅法之規定,綜所稅免稅額、標扣額、薪資所得及身障特別扣除額、綜所稅課稅級距等,每遇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前次調整累計漲3%以上時,就會按上漲程度調整。

依據主計總處近期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物價累計漲幅已達4.13%,超過綜所稅法定調整標準的3%,明年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及身障特別扣除額、課稅級距四大額度都將調升,詳細數字待計算後公布。

預估115年綜所稅免稅額將從現行9.7萬元,調升4,000元至10.1萬元;標準扣除額從13.1萬元調升5,000元至13.6萬元(有配偶者27.2萬元);薪資及身障扣除額分別上調9,000元至22.7萬元。

綜所稅課稅級距方面也將調整,調升後,所得淨額61萬元以下適用5%、61萬元至138萬元稅率為12%、138萬元至277萬元為20%、277萬元至519萬元稅率30%、519萬元以上稅率40%。

-----------------------------------------------------------------------------------------------------------------------

研發抵稅 注意五大地雷

政府為鼓勵企業投入研發、強化競爭力,提供稅額減免之稅務優惠,但審核相當嚴謹,其中有五大地雷要注意

首先,研發人員薪資列報最常出錯,建議應保留完整員工名單、工時紀錄等佐證,以備查核,若企業誤將主管或兼職人員薪資列為研發支出,或無法證明員工確實從事研發工作,就可能遭剔除,

第二,原物料與耗材支出須能勾稽,國稅局查核時會檢視材料、樣品、儀器是否專供研發使用,並要求與研發計畫報告互相勾稽,若屬生產或行政支出,將被排除不得抵減,若同一批材料供多項研發計畫使用,企業也須提出合理分攤方式。

第三,研發投抵原則上以建立「國內研發能力」為目的,須在台灣研發,若計畫部分確有委外需求,受託單位應為國內研究機構、大學或經主管機關專案認定的外國單位,並保存合約、研究報告及發票等證明,以利核實。

第四,政府補助款不得重複抵減,申報研發投抵時須排除這筆補助,以免享有「雙重優惠」。

第五,研發投抵申請須在每年5月辦理營所稅結算申報期間內提出,逾期不受理也無法事後補件。

-----------------------------------------------------------------------------------------------------------------------

全球最富有1%資產將轉移

根據外媒報導,全球超過80%的國家的貧富差距正在擴大。其中,涵蓋全球90%人口的83%國家符合世界銀行對「高度不平等」的定義,而這些國家發生民主倒退的可能性,是相對平等國家的7倍。

分析顯示,2000年至2024年間,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攫取了所有新創造財富中的41%,而底層50%人口僅分配到1%。

專家建議設立一個類似「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的常設監測機制,否則全球貧富情況將在未來10年持續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