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業市場愈趨成熟的現在,「募資」早就不再只是向外尋錢的動作,而是一場從內部出發的企業成長策略。

多年來,我接觸過無數創辦人與經營者,他們來找募資顧問的第一句話幾乎都是:「我們要募資,你能幫我們找到錢嗎?」但我給的答案從來不是只有「錢在哪裡」,而是:「你的公司,值得被投資嗎?」

這就是我的核心觀點:

募資不是幫你找錢,而是幫你把現有的價值放大十倍,讓投資人相信,這不是燒錢,而是買下一個更大規模的生意。

在這樣的定位下,財務顧問的角色,不是「中間人」,而是「戰略設計師」,以下是我在實務中,最常落地執行的五個任務:

 

一、先幫你做出「現金流飛輪」,不是先去找錢

我通常不建議一開始就把募資當唯一選項,因為真正能說服投資人的,是你有一個「正向循環的生意」。

從流程上來看是,

有業務 → 有現金 → 有利潤 → 有估值
而不是:有投資 → 有開銷 → 沒現金 → 再找下一輪。

我會優先協助創辦人把營收與訂單邏輯跑順,打造可持續的現金流飛輪。

 

二、設計讓市場「願意買單」的募資故事與估值邏輯

投資人要的不是夢,而是邏輯。

我的工作,是幫你把業務成長的每個節點,對應成清楚的資金用途與財務回收模型:

投資 → 成長 → 回收 → 再加速。

這套敘事,會讓投資人明白:「我現在不是在押注你,而是在參與你的成長。」

 

三、預測不是為了精準,而是為了「不被擊潰」

我會協助你建立財務模型與資金模擬,並不是要你猜準未來的數字,而是讓你提早看到風險、留好預警空間。

一份好的預測模型,不是讓你安心,而是讓你在錯的時候不會致命。

 

四、協助建立市場信任資產,不只做事,還要讓人知道你在做什麼

一間值得投資的公司,不只是營運穩定,更要能「被看見」。

我會協助創業團隊從品牌、媒體到社群聲量做整體布局,讓公司在關鍵時刻能得到關注與討論。

其實就是,數字說服腦袋,信任說服錢包。

 

五、資料室與風險備案,就是信任的基礎建設

我會主導建置投資人資料室(Data Room),從公司簡報、合約、財報、法遵、風險控管、稅務試算全部準備好,讓投資人覺得你不只是會做事,更是可託付的夥伴。

資料越透明,風險越可控,信任才會真正建立。

我自己從創業到賠錢再到顧問這條路,歷經從自救式募資到數千萬、甚至破億的資金操作,也幫過不少企業從混亂中整理出成長路徑。

我相信,真正有效的募資顧問,不只是找錢,而是幫你把公司「做成值得被投資的樣子」。

 

艾克斯的財經視界
https://xmy.tw/news-cove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