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投資人問:「你準備怎樣實現盈利?」
他真正想聽的是,
- 你是否理解「怎麼賺」?
- 你的模式是否能從成長轉為現金流正向?
在募資現場,這題常常成為分水嶺:
能回答清楚時間表與路徑的創業者,會被視為懂經營的「經理人」,
答不出數字的,只是還在做夢的理想家。
四步架構(What → Why → How → Impact)
What|目前營收結構與現況
清楚說出主要收入來源與現況(是否已盈虧平衡)。
例如:「目前收入主要來自訂閱制與平台抽成,尚未盈利,但營收月增20%。」
Why|尚未盈利的合理原因
若尚在虧損,說明這是策略選擇,而非商業模式問題。
例如:「我們刻意投入市場拓展以擴大基礎,用戶規模達標後將迅速轉盈。」
How|實現盈利的具體計畫與時間表
從兩方面著手:
提升收入:提高付費轉換率、開發進階方案、導入廣告或B2B版本。
降低成本:技術優化、規模攤薄、客服自動化、外包非核心業務。
最好附上盈虧平衡時間預測,例如「預計明年Q3達成月度盈虧平衡」。
Impact|長期利潤率與投資回報潛力
說明達到規模後,毛利率將提升、成本結構穩定,
用國際同業或數據驗證模式的可行性。
實戰示範
「我們目前的盈利模式主要來自 訂閱服務與平台抽成。
目前約有 5% 的活躍用戶 轉為付費訂閱,每月費用 NT$300。
此外,我們也從合作商家交易中收取約 10% 的佣金。
現階段仍在盈虧平衡點之前,主要原因是我們刻意將資金投入市場拓展與研發,
用以鞏固用戶基礎與產品競爭力。不過,我們對盈利有明確路線:
1️⃣ 收入端 — 提高轉換率與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
我們預計 12 個月內將付費轉換率從 5% 提高到 10%。
方法是推出高階功能套件(例如團隊協作、進階報表)
並針對企業用戶推出月費更高的「商用版」。
同時引入非侵入式廣告,作為免費用戶的輔助收入來源。
這兩項措施合計可提升 30% 的月營收。2️⃣ 成本端 — 技術降本與規模攤薄
我們透過後端架構優化,已將伺服器成本從每千名用戶月支出 NT$500 降到 NT$300。
隨著規模擴大,邊際成本將持續下降。
另外,我們導入客服自助化系統,
讓客服人力成本降低 40%,同時提升用戶滿意度。3️⃣ 時間表 — 明年Q3達盈虧平衡
以目前增長曲線推算,當我們達到 20萬月活躍用戶、2萬付費用戶 時,
月營收將覆蓋當月營運開支,進入正現金流。參考國外同型SaaS企業經驗,一旦跨過盈虧平衡,
每成長一倍用戶,淨利潤可成長兩倍以上。
我們目前毛利率約 65%,預計明年可提升至 75%。我們的策略不是盲目追求營收,而是建立健康的單位經濟結構,
讓每一筆新訂閱都實際貢獻利潤。
盈利只是時間問題,而非模式問題。」
顧問觀點:盈利,是一種節奏設計
我常提醒創業者:
成長可以靠資金催化,但盈利一定要靠結構驅動。
投資人最怕的是「用戶越多、虧越多」;
最喜歡的是「規模越大、邊際效益越高」。
你要讓他們看到的不是「什麼時候不虧」,
而是,當市場更大時,你的每一塊錢都會更值錢。
這,才是募資階段最有力的答案。
一
艾克斯的財經視界
https://xmy.tw/news-cove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