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投資人問:「你認為公司目前發展路線的潛在風險是什麼?」
別急著強調「我們沒有風險」。
在募資世界裡,不承認風險的人,比風險本身更危險。
投資人不是在找「沒有問題」的團隊,而是找「能預見問題、還能化解它」的人。
你回答這題的價值,不在於風險大小,而在於你是否有風險管理能力與成熟度。
四步架構(What → Why → How → Impact)
What|辨識出核心風險
列出 1~2 項最主要的風險,例如:
用戶增長可能趨緩
競爭者快速進入市場
政策監管變化或法規不確定性
關鍵技術或人才依賴過高
這一步的關鍵是「誠實 + 專注」,不要列十項,只要選最具代表性且投資人能理解的。
Why|說明風險的成因與影響
清楚分析該風險如果發生,對營運、融資、估值會產生什麼實際影響。
這展現你有整體視角,而非只看眼前。
How|你正在怎麼處理風險
具體說明你有哪些策略、制度或早期警示機制,讓風險變得可控。
例如建立多元獲客管道、強化技術壁壘、分散供應鏈、制定風險預案等。
Impact|強調風險可控且已內建韌性
結尾讓投資人放心:這些風險已被納入戰略規劃,不會威脅公司存續,
甚至會讓團隊更強、更穩。
實戰示範
「目前我們認為公司發展路線上主要有兩項潛在風險:
第一,用戶增長趨緩的風險。
我們現階段的成長主要來自線上行銷與口碑擴散,
隨著市場滲透率提高,未來可能出現增長放緩的拐點。
一旦獲客成本(CAC)上升過快或新增用戶減少,
可能會影響整體營收與後續融資節奏。
為此,我們已採取兩項對策:多元化獲客管道:不依賴單一廣告平台,
並開發內容行銷、異業合作、SEO等長尾流量來源。提高用戶留存與付費率:
將更多資源投入產品體驗與會員方案,
讓現有用戶的貢獻價值(LTV)提高,即使新增放緩仍能維持穩定現金流。
我們也每週追蹤新增與留存數據,
若發現異常會即時調整投放策略,確保增長曲線健康。第二,競爭者進入市場的風險。
這個產業門檻不高,一旦我們的模式被證明有效,
勢必會吸引資金充足的競爭對手進場。
他們可能透過補貼搶用戶或模仿功能造成短期壓力。
為降低這項風險,我們的策略是「領先 + 綁定」。在產品端,我們正加快下一代AI推薦功能的研發,
並同步申請技術專利,建立技術壁壘。在品牌端,我們深耕用戶社群,
透過會員制與線下活動強化黏著,
讓用戶對品牌產生情感連結,不易被競爭者挖走。整體來說,我們非常清楚這些潛在風險,也已建立監控與應對機制。
過去一季我們曾發現某廣告管道轉化率下滑,
團隊在兩週內更換素材並測試新受眾,成功止跌回升。
這說明我們不只是預判風險,更能及時行動。我們相信,風險不會消失,但可以被管理。
對投資人而言,重要的不是我們是否會遇到問題,
而是我們是否有能力把問題變成競爭優勢。」
顧問觀點:成熟的新創,不是「沒風險」,而是「有備案」
在募資現場,我常提醒創業者:
投資人最怕的,不是風險,而是你「不知道自己在冒什麼險」。
能談風險的創業者,才是真正懂商業節奏的人。
因為風險分析不只是防禦,更是策略設計的一部分。
不迴避問題,是專業;能預先布局,是信任的基礎。
而信任,正是募資能否成功的關鍵條件。
一
艾克斯的財經視界
https://xmy.tw/news-cove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