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創業者在簡報中會說:「我們的願景是三年內做到XX。」
但投資人真正會眼睛一亮的,是你說出這句話:
 

「上個月,我們的營收創下新高!」

 

投資人投資的不是未來的夢,而是現在的成績曲線。
「上個月的出色表現」是你讓資本看見公司正在持續運轉、成長、進化的最好證明。

 

四步架構(What → Why → How → Impact)

 

What:
挑出上個月最亮眼的一項指標。
可能是營收新高、用戶成長、合作簽約、留存率提升、或產品獲獎。

Why:
說明為何這個成績值得驕傲:
是不是高於前月平均、超前達標、或打敗競爭對手。

How:
揭露背後的行動與策略,例如:
推出新方案、優化產品、強化銷售、或團隊夜以繼日的努力。

Impact:
強調這項成果的意義:
不只是數字成長,而是策略驗證、信心提升與資源加乘。

 

實戰示範

 

「上個月我們最出色的表現,是營收創下公司成立以來的新高。

具體來說,上月營收達到 新台幣300萬元,相較前一個月成長 50%
這是我們首次突破 300 萬大關,比原定計畫提早了兩個月達成。

這並非一次性訂單,而是多重策略的結果:

新推出的訂閱制方案提升了 30% 的付費轉換率;

兩家企業客戶完成簽約,使 B2B 收入貢獻大幅提升;

我們優化了行銷投放,使每位新用戶獲取成本下降了 20%。

尤其兩家企業合作案,是團隊在月末最後三天全力衝刺、客製方案、親自談判後敲定的。

那一刻,整個團隊都感受到努力並看到市場反映的成就感。

證明我們的商業模式開始自我滾動、

顯示我們已能同時經營個人與企業市場,

也讓投資人看到團隊具備「抓緊機會、快速執行」的能力。

接下來,我們的目標是將這個動能延續,
本月挑戰突破 400 萬營收,並推動下一輪行銷擴張計畫。
對我來說,這不只是數字,而是團隊戰鬥力與執行力的最好證明。」

 

顧問觀點:讓投資人看到「進行式」的成長

 

投資人最怕的,是你只會談「未來會怎樣」。
他們要的是你能說出:「上個月,我們做到了什麼。」

因為能清楚回答這題的人,
代表他對公司營運的節奏、數據與策略,都了然於心。

這是成熟創業者與新手的最大分界線。

 

艾克斯的財經視界
https://xmy.tw/news-cove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