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創業者一開口就說:「我們已經有 10 萬名用戶!」
但投資人心裡想的卻是:「那他們上次打開 App 是什麼時候?」
用戶數是表面,活躍度才是靈魂。
投資人要看的,是你的產品是否真的被使用,
因為只有活躍的用戶,才能帶來持續的流量、口碑與現金流。
四步框架(What → Why → How → Impact)
What:
用明確的數據說話,提供每日活躍度、每月活躍度、留存率、平均使用時長等指標。
Why:
說明這些數據品質,還有與業界的比較,凸顯你產品的「使用黏性」。
How:
說明你是如何達到高活躍的,例如透過社群互動設計、內容更新、推播通知或任務機制。
Impact:
指出高活躍度的實際意義:降低行銷成本、提高留存率、形成自然擴散,並使投資人看到長期價值。
實戰示範
來,直接上案例,
「目前我們的用戶活躍度表現非常健康。
以上個月為例,我們的 每月的活躍用戶 約 8,000 人,其中 每日的活躍用戶 達到 3,200 人,月活/日活 比例約 40%,代表平均用戶每週會使用 2~3 天。
此外,我們的 7 日留存率為 45%、30 日留存率超過 30%,這在工具型產品裡屬於前段水準(一般約 20% 左右)。還有,平均每日使用時長達 15 分鐘,代表用戶不只是打開看一眼,而是真的深入使用。
為什麼能維持這麼高的活躍度?一方面,我們設計了社群互動功能,用戶可以追蹤好友的進度、互相挑戰;另一方面,我們每週推出主題活動與推播提醒,讓產品與用戶生活節奏緊密結合。
這樣的高活躍度,對我們的成長非常關鍵。
它代表我們不需要依賴高昂行銷成本去留住人;
同時,活躍用戶會自然擴散口碑,形成自帶流量的成長循環。對投資人而言,這些數據已不只是使用指標,而是『產品被市場接受』的具體證據。」
顧問觀點:活躍度,是產品「被喜愛」的證明
我常對創業者說:
「如果用戶註冊後三天就忘了你,那 10 萬人也沒意義。」
真正的產品力,不在於「多少人註冊」,
而在於「多少人每天離不開你」。
當你能說出清楚的活躍數據、留存曲線、使用時長,
投資人看到的就不只是數字,而是你對產品的掌握能力。
一
艾克斯的財經視界
https://xmy.tw/news-cove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