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投資人問:「你目前有多少用戶?」
不是在要你背數字,而是在觀察,
▸ 你的產品有沒有被市場真正「用起來」。
▸ 你的成長曲線是偶發事件,還是穩定趨勢。
▸ 你的推廣是砸錢買來的,還是靠產品自然擴散。
對投資人來說,用戶數就是最直覺的驗證訊息。
同時代表的是產品與市場契合的即時回報。
四步框架(What → Why → How → Impact)
What:
直接給出你的用戶規模與結構,例如註冊人數、活躍數、付費轉化率,這是創業者最需要開門見山的指標。
Why:
說明這數字的意義,是否達成關鍵里程碑、增長速度是否高於預期。對早期公司來說,「成長率」往往比「總數」更有說服力。
How:
簡述你是怎麼獲得這些用戶的,例如透過社群行銷、合作導流、產品推薦等。若用戶數尚小,也能強調自然擴散與留存數據。
Impact:
強調用戶的行為與貢獻,說明這些人不只是註冊,而是真正活躍、願意付費,進一步驗證產品價值。
實戰案例
分享一個我在輔導創業者的某次案例給大家:
「截至目前,我們的平台共有 25,000 位註冊用戶,其中 每月活躍用戶約 8,000 人。
對一個上線不到半年的產品來說,這代表了不錯的增長趨勢,前三個月的月增長率穩定在 50% 左右,而且幾乎沒有重度行銷預算。
我們的主要流量來源來自社群口碑與 KOL 推薦。上個月舉辦的線上挑戰活動,一週就新增了 3,000 名註冊。用戶不只是下載就走,平均每日開啟 5 次以上,顯示高黏著度與真正需求。
此外,目前已有 500 名付費用戶,轉化率約為 6%,我們預期年底前突破 10 萬總用戶。
對我們而言,這不只是數字的成長,更是產品被市場驗證的證據。這群早期用戶的回饋,讓我們能快速優化功能,也讓未來投放資金的邊際效益更高。」
顧問觀點:投資人看的是「趨勢」,不是「瞬間」
我常提醒創業者:
投資人關心的不是你今天有幾萬人用,而是,
你能不能證明市場正在用越來越快的速度選擇你。
如果你目前的用戶還不多,不要慌。
請用成長率、留存率、活躍度、自然推薦率,
讓數字自己說話。
真正的關鍵,不是一次爆紅,而是找到能持續放大的趨勢。
一
艾克斯的財經視界
https://xmy.tw/news-cove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