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常會問:
「你的產品,對技術的要求有多高?」
這問題的背後,其實不是單純在問技術,而是在檢視:
▸ 你的產品是不是有足夠的技術壁壘,不會被輕易複製?
▸ 你們的團隊是否具備解決技術挑戰的實力?
▸ 高技術價值背後,是否能轉化為長期競爭優勢?
四步框架(What → Why → How → Impact)
What:
清楚描述產品涉及的核心技術,說明技術複雜度屬於哪一層級。
Why:
闡述為什麼必須要用到這些技術,其他低階方法為什麼不行。
How:
強調團隊的技術能力:專業人才、專利研發、顧問資源、進展里程碑。
Impact:
總結技術門檻帶來的護城河,讓投資人看到投入背後的價值。
實戰案例
我在某次協助創業者設計回答時,我把脈絡梳理成這樣:
「我們的產品對技術要求很高,特別在 即時處理 和 演算法準確率 上。
第一,核心技術。 我們採用了機器學習與計算機視覺,核心演算法需要在幾秒鐘內完成圖片辨識與建議生成,這不是單純的前端功能,而是涉及深度神經網路訓練與大規模資料處理。
第二,為什麼必須這樣做。 如果沒有這樣的技術門檻,用戶體驗會嚴重下降,速度不夠快、準確率不夠高,這產品就沒有存在價值。傳統解法可能需要人工審核或多次操作,不可能支撐大規模使用情境。
第三,我們如何做到。 團隊的技術長曾在 Google 帶領 AI 專案,我們還有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發表國際論文的博士擔任顧問。目前演算法原型已完成,準確率達到 92% 以上,並且已經提出專利申請。
最後,帶來的影響。 這樣的高技術含量雖然研發成本大,但也形成了護城河。不是一般團隊短時間能複製。我們不只解決了痛點,還在技術深度上建立領先,這讓我們有能力在未來市場中保持優勢。」
顧問觀點:高技術價值 = 高投入 + 高壁壘
我常提醒創業者:
高技術不是炫耀,而是要讓投資人看見,這條路雖難,但正因為難,才有護城河。
所以,當你回答這題時,關鍵不是描述技術多炫,而是 說清楚為什麼這些技術必要、團隊有能力駕馭、並能形成長期競爭優勢。
一
艾克斯的財經視界
https://xmy.tw/news-cove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