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人提問環節,有個經典問題:
「如果你現在可以為產品增加兩項新功能,它們會是什麼?」
這不只是好奇心,而是投資人想看:
▸ 你有沒有產品路線圖的清晰優先順序。
▸ 你是否真的傾聽用戶聲音,從市場需求出發。
▸ 你能不能在有限資源下,挑對能最大化價值的功能。
四步框架(What → Why → How → Impact)
What:
直接講出兩項最想增加的功能,簡潔明確。
Why:
說明為什麼是這兩項功能,是因為用戶強烈要求?還是能打開新市場?
How:
描述你如何規劃實作,包括技術可行性、時間表或現有進度。
Impact:
預估這些功能上線後帶來的效果:提升留存率、增加營收來源,或形成差異化優勢。
實戰案例
我在輔導一個團隊時,曾幫他們把答案設計成這樣:
「如果能立刻新增兩個功能,我會優先選擇 離線模式 和 智能推薦。
第一,離線模式。 我們的 App 現在必須連網才能使用,但很多用戶在通勤、出差時網路不穩,這是他們最常抱怨的痛點。加上離線模式,等於讓產品能夠『無時差』使用。我們估計這能把每日活躍時間提升 20–30%,尤其抓住高頻使用的通勤族群。我們已有設計方案,預計兩個月內就能落地。
第二,智能推薦。 我們希望能根據用戶的行為,自動給出最佳化建議,減少繁瑣操作。例如自動排會議最佳時段、提醒避免雙重預訂。這不是單純功能疊加,而是透過 AI 建立差異化壁壘。我們的數據科學團隊已在收集訓練資料,預計上線後能進一步提升留存率 10% 左右。
一個功能著重於提升使用體驗,一個功能則在建立競爭優勢。這兩項,就是我們接下來產品路線圖的核心突破口。」
顧問觀點:功能選擇,其實是商業策略的隱喻
投資人問這題,表面上是產品功能,實際上是想看:
你有沒有能力 在資源有限時做取捨。
所以,我會建議創業者:
選一個「用戶立刻能感受到差別」的功能(體驗提升)。
再選一個「能形塑中長期競爭優勢」的功能(戰略壁壘)。
這樣的組合,既展現了你接地氣,也展現了你的野心。
一
艾克斯的財經視界
https://xmy.tw/news-cove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