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簡報裡,最常出現的投資人提問之一就是:
「是什麼啟發你,讓你決定全職創業?」
表面上看起來像一個閒聊式的問題,但其實這是投資人最在意的關鍵點:
▸你為什麼要離開穩定的工作、走上一條高風險的路?
▸你的動機,是一時興起,還是深刻到能支撐你跨過熬不過去的低谷?
▸你的使命感,能不能讓投資人相信你會比別人更堅持?
投資人真正要聽的,不是「故事」,而是「承諾」
很多創業者回答這題時,會落入兩個常見陷阱:
把故事講成履歷,列出過去做過哪些專案,卻沒有情感與使命感。
只講夢想,不講行動,聽起來很有熱情,但沒有實際轉化為行動。
投資人心裡想的其實是:
「你願意放下原本的安全感,是因為這個問題真的重要到非解決不可。你是不是那個在市場最艱辛的時刻,還會咬牙堅持的人?」
回答這題的四步框架(What → Why → How → Impact)
What:觸發點
講清楚你「被什麼啟發」,是親身經歷的痛點?還是觀察到的市場缺口?
Why:為什麼重要
解釋為何這件事值得你放下舒適圈,甚至賭上職涯。
How:你怎麼行動
展示你如何把啟發轉化為實際動作:市場調研、做原型、找夥伴。
Impact:長遠影響
帶出你想創造的改變與願景,讓投資人看到「你不是在做一門小生意,而是要解決一個值得被投資的問題」。
實戰案例
我在輔導創業者時,曾經的案例分享給大家(有些微調整):
「三年前我在醫療產業服務時,親眼看見病患因資訊不透明而延誤治療,那一刻我深刻覺得:這不是數字問題這麼簡單,而是人命問題….。我開始下班後自己做研究、設計原型,並在一間診所測試,短短一週就縮短了 40% 的病歷處理時間。這個成果讓我發現,這件事必須有人全職投入來做,我有專業、有行動,能將它落地執行。所以我希望透過這個平台,未來能避免數十萬病患再發生同樣的遺憾。」
案例中同時展現了,真實啟發 → 強烈動機 → 行動力 → 長遠願景。
顧問觀點:初心不只是一句話,而是一場壓力測試
我常提醒創業者:
投資人問這題時,不是要聽動人的劇情,而是要看你 對問題的執著能不能熬過「最慘的日子」。
這就是我在募資顧問輔導中的角色,
我會陪你找到屬於你自己的「啟發點」,而不是套模板的說法。
我會幫你把模糊的故事,轉化成投資人能聽懂、能信任的敘事。
最重要的,是把這份初心和財務、營運邏輯連結起來,讓投資人相信:你不是只有熱情,而是有策略的堅持。
一
艾克斯的財經視界
https://xmy.tw/news-cove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