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資金情境 × 五套財務解法,帶你走出資金焦慮

「資金只是手段,本質是創業者想走得更遠。
募資顧問的工作,是在關鍵時刻幫你做對選擇。」

創業從來不是線性成長,而是階段性破關。每一關的難題都不一樣,可能是撐不住現金流,也可能是拿到錢卻找不到對的夥伴。

我不是來幫你募錢的,而是來幫你判斷:
這個時候你該怎麼借、該怎麼停、該怎麼放棄,又該怎麼加速?

以下是我實務上最常遇到的五種資金狀況,以及我如何協助創業者與企業主設計出「活得下來、也走得出去」的財務路徑。

 

案例一:全面停損,但要體面離場

策略:資產打包+有價退出設計

不是每場創業都能成功,但成功退出,本身就是創辦人能力的證明。

我曾協助某創業者,在歷經內部失衡與外部市場急轉後,選擇有尊嚴地出場。我的工作是幫他盤點:

哪些資產還有價值(品牌、庫存、人力)

哪些負債要處理順序

哪些潛在買方能接手

如何打包敘事,讓買方願意出合理價格

成功的停損,是保住創辦人的信用、能量與下一次再起的籌碼。

 

案例二:只釋出部分股權,找的是資源型夥伴

策略:估值+治理架構設計+協作邊界明確化

不是每一輪募資都該「all in 換錢」。有些公司想要的是策略協同,例如品牌聯盟、技術加值或通路合作。

我會協助釐清:「你希望對方帶什麼資源?他希望從你身上得到什麼紅利?」
然後設計一份「雙贏的價值交換模型」──包含估值、股權比例、治理席次、未來退出機制與保留條款。

重點不是錢進來,而是錢進來後,公司會變得更強、更值錢。

 

📌 案例三:現金流吃緊,但營運沒問題

策略:負債重整 × 月付金優化 × 銀行溝通設計

這類公司通常營收穩定、訂單健康,但過去融資策略錯誤,造成現金流壓力巨大。

我會進行完整的負債「體檢」:

所有負債的總額、利率、還款結構

計算每月現金壓力

模擬調整後能釋放多少資金空間

再幫企業找出友善窗口,談延長還款期、重新分期、短轉長等方式,減少每月現金流出,建立健康的「現金流飛輪」。

不是借更多錢,而是讓你喘得過氣、撐得更久。

 

案例四:穩健成長企業 × 尋找 CVC 合作夥伴

策略:建立合作敘事 × 協議條件設計 × 退出機制規劃

企業創投(CVC)不像創投看 IRR,他們要的是「戰略共舞」。

我會協助企業方打造一套「合作三年計畫」:

你帶來什麼新市場、新產品或共研資源?

他帶來什麼上下游或國際擴張能力?

如何設定共同 KPI、如何退出、如何分潤?

成功的 CVC 融資,是在共創價值鏈,不只是進一筆資金。

 

案例五:條件好,就是想拿更多資源擴大戰場

策略:銀行關係設計 × 放款率提升 × 預測報表包裝

這類企業通常條件不錯:營收穩、信用高、團隊專業,只是缺擴張資金。

我會先幫忙盤點哪幾家銀行「最可能買單」,再設計一整套配套:

預測財報

資金用途與回收報表

公司治理與還款機制

加上我個人的授信窗口資源

最低利率不一定最好,懂產業、願意支持的窗口才是關鍵。

 

結論:每一種錢的來源,都對應一種成長的可能

這五個案型只是常見代表,但背後的共通邏輯是:

資金規劃不是孤立的財務決策,而是企業經營的核心戰略之一。

作為一名實戰型募資與財務顧問,我的任務不只是把錢找來,更是幫你設計「從這一步走到下一步」的整體成長策略。

 

艾克斯的財經視界
https://xmy.tw/news-cove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