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給每一位創業者與經營者的提醒,關於七大企業財務心法,我常說:

「欠錢不是罪,欠錯錢才要命。」

這句話,是我最近與一位從業超過 30 年的企業金融前輩對談後的共同結論。

創業這條路上,真正讓公司倒下的,從來不是「沒錢」這件事,而是:

以為有錢,但錢來不及用;以為有盈餘,但現金早就撐不住。

長期協助企業募資與資金規劃,我整理出以下七個企業主與財務長應該背得滾瓜爛熟的財務心法,避免你在不該倒下的地方,先被現金流絆倒。

 

1. 欠錢不是罪,欠錯錢才要命

多數人關注利率高不高,但利率從來不是第一殺手。

真正讓現金流崩潰的,是「月付金壓力太大」。

千萬別用高額月付金綁死自己的營運彈性。財務管理要看的不是便宜不便宜,而是「付得起多久」。

 

2. 報表上的獲利 ≠ 銀行裡的現金

你以為自己賺錢了,事實上帳上還躺著一堆「應收帳款」,現金根本沒進來。

創業不是看損益表,而是看「每天帳上到底有多少可以用的錢」。

 

3. 處理負債,先砍會「抽最多血的」那筆

優先償還的不是利率最高的,而是「月付金壓力最大」的負債。

常見要優先處理的對象像是:

短期租賃

信用貸款

高現金流出、低槓桿效果的短債工具

 

4. 第一筆錢,從內部挖

創業初期,最有效率的融資不是銀行、不是投資人,而是:

收回的應收帳款。

跟別人借錢之前,先把本來就屬於你的錢收回來。這是每個經營者該有的財務直覺。

 

5. 用「三維剖面圖」看你的負債全貌

很多老闆只看「我總共欠多少」,卻沒人幫他們畫出完整剖面圖。

我建議分三個維度看你的債務:

水平剖面|現金流時間軸:什麼時候會斷、什麼時候有缺口

垂直剖面|成本結構:利率、IRR、每月現金壓力

差額剖面|目標優化後:能省多少現金、解多少壓力

 

6. 用杜邦分析,讓內外部共識對焦

財務指標不是只有老闆看得懂,還要讓經理人與投資人能「講同一種語言」。

經理人:看 ROA(資產運用效率)

投資人:看 ROE(股東報酬率)

作為財務顧問,我會協助雙方對焦這兩個數字背後的策略差異,讓財務決策不再「各說各話」。

 

7. 負債調整是一場馬拉松,不是一週見效

不要期待用一筆融資解決所有問題,債務優化要分階段做:

第一階段:砍短債、降月付金,先止血

第二階段:處理低效資產,減少無用折舊

第三階段:債務重組,短轉長,延長週期,釋放壓力

 

這些年來,我協助過許多企業從「資金焦慮」中脫困,不是因為我比別人更會找錢,而是我知道:

錢要能留下來,才能真正創造價值。

企業最怕的不是缺錢,而是錢來錯了時間,走錯了方向。

 

艾克斯的財經視界
https://xmy.tw/news-cove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