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估值邏輯到信任資產,真正能打動投資人的五項顧問任務,

創業圈從來不缺熱血與點子,但要讓投資人真正掏錢,光靠熱情遠遠不夠。

身為長年從創業現場走來、歷經高峰與低谷的實戰派財務顧問,我常對創辦人說:

「你現在缺的不是錢,而是讓錢願意進來的理由。」

我對於財務顧問的定義是,我不是來幫你找錢的,我是幫你把已有的價值放大 10 倍,讓投資人願意為你的未來提前買單。

我不是製作漂亮簡報,也不是幫你喊天價估值,而是深入企業核心,幫你從現實出發,打造可被信任的商業模型。

接下來是我在顧問工作中,最常落地執行的五個任務,也是讓投資人願意點頭的五大核心關鍵。

 

一、不是先衝募資,而是先穩住「現金流飛輪」

募資不是救命,是加速器。
真正能夠支撐估值的,不是想像,而是你現在能不能穩定接單、創造現金流。

我會從接單模式、毛利體質、營運節奏下手,協助創辦人建立出正向的「現金流飛輪」,讓營收與現金自己推動成長,成為募資前最強的底氣。

 

二、幫你寫出一份「投資人會買單」的成長敘事

很多簡報都在賣夢,卻說不清「錢進來之後會發生什麼事」。

我的任務,是協助創辦人把資金使用策略變成一套清楚的成長節奏:

投資 → 擴張 → 現金回收 → 規模化。

募資成功的關鍵,不在於故事多動聽,而在於每一段都對應到具體數據與風險控管。

 

三、模型不是為了準確,是為了錯得起

預測永遠不會準,但財務模型的價值在於:

當你錯的時候,知道哪裡出問題、什麼時候該踩煞車。

我會與創辦人一起建立具備「預警機制」的財務模型,不只是損益表,更包括現金流、資金缺口模擬、成長敏感性分析,讓決策不再只是憑直覺。

 

四、讓市場主動談你,而不是你去找市場

很多創業者以為募資是場面對面談判,但其實,信任是事前累積出來的。

我會協助團隊從品牌形象、媒體策略、關鍵聲量節點,累積「信任資產」,讓投資人主動好奇:「這家公司最近很活躍,是不是值得聊聊?」

記住:數據可以說服投資人,品牌讓他們主動靠近。

 

五、資料室不是形式,而是建立信任的工程

當你進入正式募資流程,第一件事不是估值,而是讓投資人看得懂、看得見你想做什麼。

我會親自設計與協助建置完整的 Data Room,從財報、股權、合約、法規到風險備案與回收計畫,每份資料都對應一個潛在疑問。

資料越完整,投資人越有底氣,談判才會站得住腳。

 

這些年,我陪著創辦人走過募資路上的各種情況:
有剛起步的新創,也有想轉型的中型企業;有從 0 到幾千萬的擴張,也有從營運混亂走回軌道的重整。

我始終相信一件事:

「如果創辦人想得夠遠,那我就負責幫他把腳下這一步踩穩。」

 

艾克斯的財經視界
https://xmy.tw/news-cove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