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哈(馬哈理財遊樂園社團版主)

以下是一個真實的案例,一個五歲的小女生想買一個芭比娃娃(她之前已經買了四個芭比娃娃,這是第五個),旁邊的銷售員問她:「妹妹,妳有錢買嗎?」她大聲的回答;「我爸爸有,他一定會買給我,我總是會要到我想要的東西。」類似的案例常常出現,只是商品可能換成玩具車、戰鬥陀螺、滑板車等。

我承認我也很愛我的小孩,喜歡看他開心的笑,但是無限制地滿足小孩的「想要」,最後我們不單單害了孩子,也苦了自己(畢竟我們不是家財萬貫的有錢人啊~),再富有的父母也無法幫孩子買光所有的東西。

所以,如何讓孩子體認到「你無法買光所有的東西」這件事很重要,必須讓孩子學習「取捨」,然後把錢花在他「真正需要」,而不是「只是想要」的物品上面。

以下是我的方式,建議你也可以試試看:

第一、用便利貼寫下「想買的物品」,這個方法很實用

以前我去超市前都會先條列「購物清單」,一方面不會遺漏該買的東西,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控制預算,避免自己亂花錢。大人需要購物清單,小孩當然也需要,所以帶著孩子一起條列他「需要」的清單。

當一起去購物時,你發現小孩想買的商品不是「需要」而是「想要」的時候,我是這樣做的:「弟弟,你先不用急,我們先上網查有沒有其他地方更便宜,然後一週後決定要不要買,如果一週後你還是很想買,代表你真的認真思考過你很需要這個東西,我們再來看你有沒有足夠的錢買下。」

第二、讓孩子出錢買自己「只是想要」的物品,這招超好用

現在是愛爸、愛媽的時代,我們總是希望有能力滿足小孩,希望給他最好的,我記得我小時候沒買過玩具,因為我的父母負擔不起,我自己也沒零用錢買,那個玩彈珠、射橡皮筋、跳格子的童年我還滿懷念的。

如果孩子真的很想買他「想要」的商品,最好的方法是請他自己出錢買,當你跟他說要自己出錢時,我相信他會很認真思考這個商品是不是值得花錢擁有。

我一直說金錢教育就是家庭教育的一環,最完美的「釐清需要跟想要一堂課」是父母們「以身作則」做給孩子看,我曾經刻意「亂買東西」最後跟孩子分享我很懊惱我做了這件事,原來這個東西我根本不需要,我卻為了這個商品必須努力工作一週。

教孩子釐清自己的「需要跟想要」,一次購物之旅不足讓孩子完全杜絕過度消費,建立正確的金錢價值觀跟建立一個良好的習慣一樣,經歷30次的練習之後,我想你應該不會再看見孩子在超市又吵又鬧要買東西的場景。大家一起努力,孩子的金錢教育持續肯定是有效果的,加油~

延伸閱讀

常見的五大錯誤理財觀念,你的孩子有嗎?

3大攻略挑「學霸」基金,我帶我的孩子一起投資

我跟孩子一起看巴菲特2019股東信:11歲買下股票,投資77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