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少不了各式各樣的稅,綜所稅、房屋稅、遺產稅、贈與稅⋯⋯財富管理顧問群整理每周重要的財稅新聞,幫大家掌握第一手稅務重點,管好荷包不縮水!

繼承應收債權 須列遺產申報

被繼承人生前借給其投資經營公司資金,性質屬股東對公司的應收債權,依《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屬於被繼承人財產,應將應收債權列入遺產申報。

高雄國稅局指出,日前審查甲先生遺產稅案件,發現甲先生生前為A公司股東,繼承人已將甲先生投資A公司的股權列入遺產申報,但依A公司資產負債表,所載負債項下股東往來項目有2,500萬元,進一步查核發現甲先生與A公司有資金借貸往來情形。

依遺贈稅法規定,被繼承人死亡遺有財產時,繼承人應在被繼承人死亡之日起六個月內辦理申報,稽徵機關受理遺產稅申報後,若申報期限還未到,在剩餘申報期限內發現有漏報財產資料,可通知納稅義務人補報。

-----------------------------------------------------------------------------------------------------------------------------------------

生前賣不動產 留意遺產申報

被繼承人所有土地在生前出售,但在死亡前來不及辦理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其遺產稅應列報該土地及尚未收取的土地款為遺產,並將土地價值同額列為未償債務扣除額,依法課徵遺產稅。

台北國稅局說明,依《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被繼承人死亡時遺有的財產應課徵遺產稅,及遺有之債務得自遺產總額中扣除。被繼承人生前出售的土地,死亡時尚未辦妥產權移轉登記,依《民法》第758條規定,仍屬被繼承人遺產,應按死亡時公告土地現值列入遺產。

但如果土地已簽約出售,須移轉登記給買受人,應屬被繼承人生前未償債務,其繼承人應負履行交付債務的義務,並取得請求未給付土地價款之權利。因此應列報上開土地為遺產並同額列為債務扣除,另將買受人尚未給付的價款計入遺產總額,依法計課遺產稅。

台北國稅局舉例,甲先生名下有一筆土地,在2022年2月28日簽約出售給乙先生,買賣價款新台幣300萬元,不過甲先生在2022年4月5日死亡,死亡時尚未辦妥土地產權移轉登記給乙先生,並有尾款50萬元未收取,則甲先生遺產稅應以甲先生死亡時該筆土地之公告現值100萬元列入遺產,及同額列為未償債務扣除額,並以尚未收取的價款50萬元計入遺產總額。

-----------------------------------------------------------------------------------------------------------------------------------------

綜所稅課徵 採「收付實現」制

我國《所得稅法》對個人綜合所得稅是以「收付實現」為原則,應依所得人實際領取所得年度,併入該年度計算課徵所得稅。因此,個人綜合所得稅的課徵,是以年度所得的實現與否為準,舉凡已收取現金或替代現金的報償,均為核課對象,不管其所得原因是否發生在該年度。

高雄國稅局說明,納稅義務人甲先生2018年2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將房屋出租給乙先生,乙先生於2018年2月1日開立支票一次支付兩年租金,總金額72萬元,不過甲先生僅將2018年2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租賃收入申報年度綜合所得稅,其餘租賃所得主張尚未確定,事後可能發生提前終止租約而須返還租金,因此未申報其餘所得,經國稅局查獲後,就其漏未申報的租賃所得,補稅處罰。

國稅局提醒,綜合所得稅的課徵以收付實現制為原則,所得所屬年度認定應以實際取得日期為準,一次全額收取應於該年度一次申報。

-----------------------------------------------------------------------------------------------------------------------------------------

投資各類黃金標的 申報所得大不同

經媒體報導個人投資黃金申報綜合所得稅時要留意相關規定,隨著金融市場的蓬勃發展,投資黃金的管道,除了以往在銀樓買賣實體金條、金飾外,更衍生出許多金融商品,如黃金存摺、黃金撲滿及黃金期貨等。官員提醒,雖然標的都是黃金,但是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時的所得類別卻不盡相同,投資人當心踩雷。

高雄國稅局表示,黃金商品依投資工具不同,有不同課稅規定,如果是投資黃金現貨,例如金條、金飾、金塊等,屬於一時貿易的交易,則依賣價6%計算所得,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稅計算,適用5%至40%稅率。如果以營利為目的的經常性買賣,則應辦理稅籍登記,買賣黃金的所得屬於營利所得,同樣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稅計算。

如果是黃金存摺、黃金撲滿,則交易產生的所得屬於財產交易所得。損益計算方式,以出售時成交價,減除取得成本及費用後餘額,併入綜合所得稅計算,如有損失,得自當年度財產交易所得減除,當年度無財產交易所得可扣除,或扣除不足,得自以後三年度的財產交易所得扣除。

投資黃金基金則分為國內基金和國外基金。國內基金依《所得稅法》規定,目前停徵。但國內基金的投資標的在境內且有配息,屬綜合所得課稅範疇;若投資標的在境外,所獲配的利得,則屬海外所得。國稅局提醒,投資國內私募基金不論所得金額,及投資國外登記註冊基金的利得,併計其他海外所得,一申報戶達新台幣100萬元者,全數應併入個人基本所得稅額計算。

若投資人投資黃金期貨,目前期貨交易所得依現行所得稅法規定停徵,但如投資人為我國境內居住者,投資國際黃金期貨的利得,也要併計其他海外所得計算。官員提醒,投資人在申報時,要留意投資標的正確報稅。

-----------------------------------------------------------------------------------------------------------------------------------------

新創公司併購延緩課稅 須符合三要件 

經媒體報導 新創公司藉由併購可為公司帶來更好的發展契機,符合三要件的新創公司進行合併或分割時,個人股東取得股份對價而發生的股利所得,可選擇全數延緩至取得股份次年度的第三年起,分三年平均課稅。

《企業併購法》部分條文修正去年底開始實施,為了友善併購新創事業的租稅環境,若合併消滅公司或被分割公司為符合規定的新創事業,則個人股東所獲分配的股份對價,超過原始出資額,原依所得稅法規定應視為股利所得課稅者,個人股東可選擇延緩課稅,以減輕新創企業股東,在企業組織架構調整過程中,所產生的納稅資金壓力。

要適用緩課稅優惠的個人股東,必須符合三要件,分別為一、公司自設立登記日起至其決議合併、分割日未滿五年;二、公司未公開發行股票;三、公司於完成併購後,在主管機關核准變更登記日起45天內,向當地國稅局申請備查。

舉例說明,新創公司如果有依公司法的規定發行股票,則在被他人併購時,如果由個人股東將公司股票移轉給併購公司以取得對價,因《所得稅法》規定證券交易所得停止課徵所得稅,該股票移轉發生的利得可免課所得稅,但仍需按成交價格,繳納千分之3的證券交易稅。

但如果上述交易,符合企業併購法所規定的免稅條件,證券交易稅也可以免除。不過根據《所得基本稅額條例》第12條的規定,個人股東交易未上市櫃公司股票的利得,應計入個人基本所得額計算並繳納基本所得稅額,除非公司屬於經主管機關核定的國內高風險新創事業公司,且交易時公司設立未滿五年,才有機會不計入個人基本所得額課稅。

-----------------------------------------------------------------------------------------------------------------------------------------

建商沒收買方預付款 應課徵營業稅

建商銷售建案時,如果購屋人未依約繳付尾款,建商因此沒收預收款項時,要特別留意,沒收款項等同收取違約金,應課徵5%營業稅,並開立應稅發票。

台北國稅局指出,有某建商與買方投資公司已在2020年間簽訂預售屋買賣契約,建商在收取各期預收土地款時,已依規定分別開立土地免稅銷項發票,金額達5億元。

之後因買方遲延付款,建商依合約規定,先以存證信函催告買方付款,但買方仍未給付,建商經過一年後解除雙方買賣契約,並全數沒收已繳納的預收款項5億元。而國稅局指出,建商向買方收取預售屋款項,後來也全數沒收買方已繳納的5億元,此行為是屬與銷售有關的違約金收入,應依規定開立發票繳稅,不過建商卻未依規定開發票,有短漏報銷售額的情況,因此須補徵營業稅,並處以罰鍰。

國稅局官員說明,在國內銷售貨物,依法應課徵營業稅,營業人銷售貨物的銷售額,指的是營業人所收取的全部代價,包括在貨物價款外收取的一切費用。所以建商銷售房地因為購屋人違約沒收的款項,也算在銷售額之內,應依規定開立統一發票,繳交營業稅。

官員表示,依據《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28條規定,營業人總機構及其他固定營業場所,都必須要在開始營業前,分別向主管稽徵機關申請稅籍登記,固定營業場所包括銷售貨物及勞務的固定場所,不論是總機構、分公司、建築工程場所及展售場所等,只要涉及對外營業,就應申請稅籍登記。

-----------------------------------------------------------------------------------------------------------------------------------------

境外公司留意經濟實質申報

歐盟經濟組織為強化全球各國稅制公平性,推動各國遵循與歐盟會員國一致的標準,2017年起陸續推出「稅務不合作國家名單」,以資訊透明、公平稅務競爭、實質經濟活動等方針來評定分級,此一旦被列入灰、黑名單的國家,歐盟將祭出報復性措施,例如經貿制裁、懲罰性稅負、提高投資障礙,而各註冊地區亦通過相關法令來補救因應,該區境外公司的使用者則須依該國制定的標準來申報資料以符合規範。

除了定時繳納年度管理規費外,各境外公司註冊國要求的經濟實質申報也已成為年度辦理事項,而「經濟實質」規範是指境外公司的營業活動,若是涉及註冊地所列示之相關活動(如從事銀行、保險、基金經營、總部業務、持有智慧財產等),則須落實該註冊地之法令要求,需於當地聘僱員工、設籍營業處所、完整財務申報等此視為當地居民公司應有的作業,但並非所有公司都須在註冊國當地實質營運,實務上常見問題是對法令誤解,以致申報錯誤造成罰款,嚴重者恐導致公司失效,資產因此損失或被凍結。

-----------------------------------------------------------------------------------------------------------------------------------------

 

獲得Richbar第一手稅務資訊,馬上點https://bit.ly/3vLNskJ
或掃描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