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少不了各式各樣的稅,綜所稅、房屋稅、遺產稅、贈與稅⋯⋯財富管理顧問群整理每周重要的財稅新聞,幫大家掌握第一手稅務重點,管好荷包不縮水!

房租房貸想一起扣除,有條件 

依《所得稅法》規定,若同時有購屋利息支出與房屋租金支出要申報所得扣抵,只能擇一適用。但若納稅人如果在同一課稅年度購屋自住及租屋自住事實發生在不同期間,符條件仍可同時列報、並按比率計算。 

舉例來說,甲君於申報課稅年度內的1月至6月在我國境內租屋供自住,且非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房屋租金共為12萬元,租屋期間占全年的50%,可按比率計算租金支出扣除額為6萬元。 

此外,甲君下半年買房,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金額共20萬元,假設無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購屋借款利息期間占全年的50%,以購屋借款利息扣除額上限30萬元來計算,可列報15萬元。亦即甲君可申報租金支出6萬元、購屋借款利息15萬元。 

---------------------------------------------------------------------------------------------------------------------------------------

子女學校註冊繳交的宿舍費或校外租屋費,可以申報列舉扣除 

民眾子女在外求學,112年度學校註冊時所繳交的宿舍費,或在校外租屋支付的租金支出,可於113年5月份辦理112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時列舉房屋租金支出。 

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列舉扣除之房屋租金支出,依所得稅法第17條第1項第2款第2目之6規定,納稅義務人、配偶及受扶養直系親屬在中華民國境內租屋供自住且非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者,其所支付的租金,每一申報戶每年扣除數額以新臺幣12萬元為限;但申報有購屋借款利息者,不得扣除。 

舉例來說,王先生兒子就讀國內甲大學,112年度註冊繳交宿舍費1.5萬元,未在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項下(每人每年扣除額以2.5萬為限)列報部分,且亦無列報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可憑註冊時所繳交的宿舍費或學費(其中宿舍費金額應明確劃分)收據影本,列報房屋租金支出列舉扣除額1.5萬元;若在校外租屋,則請提供租賃契約書及支付租金證明影本作為佐證文件。 

---------------------------------------------------------------------------------------------------------------------------------------

姊弟共有土地,繼承稅卻差四倍 

依規定,自用住宅用地應符合土地所有權人或其配偶、直系親屬於該地辦竣戶籍登記、無出租或供營業用、土地上之建築改良物屬土地所有權人或其配偶、直系親屬所有等要件,才可適用2‰的優惠稅率。 

但新竹某對姊弟繼承繼承父親同一筆土地,持分各2分之1,但地上建物由弟弟單獨繼承,因此,在申請按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課徵地價稅,只有弟弟可以可按優惠稅率千分之2課徵,每年稅額3千元,姊姊只能按一般用地稅率千分之10課徵,稅額1萬5千元,兩者稅額相差4倍。 

另提醒符合自用住宅用地要件尚未申請優惠稅率者,可於今年9月22日前至稅務局網站線上申請,或以郵寄、傳真或親洽稅務局辦理,逾期申請次年開始適用。 

---------------------------------------------------------------------------------------------------------------------------------------

營所稅繳稅有困難,企業可申請分期 

依《稅捐稽徵法》規定,納稅人「依法應繳納所得稅,因客觀事實發生財務困難」或「經稅捐稽徵機關查獲應補徵鉅額稅捐」,導致無法在法定期間內繳清,在營所稅繳納期限前一年內,經稅捐稽徵機關查明屬實,就可申請加計利息分期繳稅。 

開放申請加計利息分期繳稅,是為協助有繳納意願的納稅義務人繳稅,避免逾期繳納加徵滯納金或移送強制執行,應符合三種條件其中之一。 

第一,營所稅應繳納稅款繳納期間屆滿日前一年內,營利事業連續四個月營業收入淨額合計較前一年度同期減少30%以上;第二,相同期間內,其他因素致發生財務困難,不能於繳納期間內一次繳清應繳稅款;第三,營利事業遭查獲應補徵鉅額稅捐,每次核定補徵應繳稅款在200萬元以上。 

另外,依《稅捐稽徵法》規定,經核准分期繳納的期間,不得超過三年,並應自該項稅款原訂繳納期間屆滿之隔日起,至繳納日止,依各年度元旦郵政儲金一年期定期儲金固定利率,按日加計利息,一併徵收;營利事業應納稅額200萬元以上,稅捐機關也可要求納稅義務人提供相當擔保。 

---------------------------------------------------------------------------------------------------------------------------------------

合建分屋,契稅申報三注意 

依《契稅條例》規定,建築物在建造完成前,因買賣、交換、贈與,以承受人為建造執照原始起造人,並取得使用執照,仍應由使用執照所載的起造人申報納稅。 

地主與建商合建分屋,實際上是由建商出資興建,地主再以自身持有的土地向建商交換取得應分得的房屋,即使直接以地主自身為起造人取得房屋,仍應申報「交換」契稅,稅率為2%。 

至於若有差額,差額部分應按6%買賣稅率來課徵契稅。地主若以子女名義為起造人取得房屋,由於子女是無償受贈取得房屋,贈與不動產的契稅納稅人為受贈人,也就是應由子女申報,並按贈與適用6%稅率課徵契稅。 

---------------------------------------------------------------------------------------------------------------------------------------

老屋當道,全台超過480萬戶 

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在107年3月底達到14.05%,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台灣屋齡超過30年年危老標準的房屋已超過480萬戶,使得「房屋評定現值會因建物折舊而降低」。 

近年房屋稅免稅案件逐年增加,根據111年開徵的房屋稅資料顯示,住家用房屋現值免稅案件將近二四七萬件,以六都來看,新北市約達27.5萬件,居全國之冠,其次為高雄的25.1一萬件和台中市的21.9萬件。若以成長數量來看,相較110年,新北市免房屋稅增加案件約1.3萬戶,成長數量為全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5870戶、台中市的4762戶。 

此外,依規定免房屋稅房屋需具備兩條件,第一是「房屋評定現值低於課稅標準」,中央母法以十萬元為基準,授權地方政府可隨房屋標準單價的增減做調整;其次是「房屋需為住家使用」,所以非住家的店面、商辦和廠辦,即便房屋現值低於十萬元的課稅門檻,仍無法免稅。 

---------------------------------------------------------------------------------------------------------------------------------------

房市夯,新北奪個人房地合一繳稅王 

近期房市火熱熱,新青年安心成家購屋貸款上路已超過半年,讓買房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從提高貸款額度、利息補貼加碼、延長貸款年限及寬限期四個面向著手,減輕民眾購屋負擔。 
根據財政部最新公告,四月全國個人房地合一稅收達52.3億元,較去年同期激增約129%,創房地合一稅上路以來歷年同期新高。 

近半年雙北買氣大增,使得新北市連兩個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超過先前繳稅最多的台中市,稅收達10.2億元、年增率125%,成為六都繳稅王,其次為台中市9.2億元、年增率127%,第三是高雄市稅收達7.2億元、年增率123%。 

六都中,稅收成長幅度最快的是桃園市,四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6.4億元,年增率飆破兩倍、達208%,台北市稅收6.3億元,稅收成長幅度也高達194%。 

---------------------------------------------------------------------------------------------------------------------------------------

有錢人的省稅妙招

您是有錢人嗎?  根據財政部稅額,年收入超過472萬元以上的富人階級,要被課最重的40%綜合所得稅,該怎麼做可以快樂省稅呢? 

有錢人會透過被動收入來增加資金水位,「收租」是一個常見的來源,所得申報分兩種,一種是不需任何證明文件,一律以當年度房屋租金收入的43%列為必要費用,但土地出租之收入,僅能扣除該地當年度繳納之地價稅。 

另一種採核實扣除方式,因租賃而發生之合理、必要損耗及費用,如房屋折舊、修理費、稅額及稅捐等,可先行核算可扣除費用額,並提供相關憑證已提高可供扣除費用金額,兩者擇高適用。 

有錢人錢太多放銀行,利息超過27萬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超過部分就要被課稅,建議可以將存款放入保險或不配息基金,來達到節稅效果。 

台股去年牛市 ,市值收在56.8兆元左右,跟去年底相較,今年一年來市值增加近12.6兆元,預估每位股民賺54萬左右,因此,在申報所得時,建議股利所得28%分開計稅或是投資海外投資750萬內免稅。 

最後,「捐贈」也是高資產族愛用的節稅妙方,像是對政府的捐贈可全額抵扣,但需透過政府專戶專款捐贈。舉例來說,過去烏克蘭人道救援、土耳其地震等募捐,當時是透過專戶專款的方式捐贈 ,例如衛福部賑災專戶,就屬於對政府捐贈,捐款費用可全額扣除、沒有上限。 

但是透過其他管道捐款,並非專戶專款,就無法全額抵稅,必須列入所得總額,且會有抵扣上限 (個人綜合所得總額的20%,或企業營利所得總額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