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納金

一般來說,資金的潮汐對於中長期的資產配置決策來說,至關重要。而市場心理的擺盪所造成的波浪,或許對於中長期資產配置者來說,僅是加減碼股債比例的策略微調,不應該因為波浪而改變了資產配置的主軸。

市場微結構找出漣漪的蛛絲馬跡

相反的,對於短線投機交易者來說,因為操作周期較短,因此對於進出交易的績效好壞來說,波浪遠比潮汐更重要,而漣漪則是頂尖投機家們觀察短期市場人氣動向的參考依據(市場微結構就是解析漣漪背後紋理所隱藏的蛛絲馬跡,而上個世紀最偉大的投機家——傑西.李佛摩大量使用了市場微結構的原理來領先市場做出決策)。

因此,我們並不能說潮汐一定比波浪重要(要看你是哪一種投資者或交易者?)也不能說漣漪完全沒有意義(對短線投機來說,看透它很有用)。這也是為何,在各行各業當中的能力發展,往往會有「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的3種不同階段,投資領域也是。

高手之路至少要經歷2次大空頭

初學者往往會憑個人喜好或機緣,有意或無意地接觸到了某一種面向 的分析方法或投資交易模式(最常見的是技術分析,或者財報分析),而成為他們進入市場拚搏的準則,他們所信奉的教條。

然而,市場永遠會以不同的面貌來考驗每一位投資人,他的方法是不是穩定而完整的?他的信念是不是堅定不移的?他的紀律是不是貫徹到底的?市場永遠會在未知的時間裡,以各種不同的意外方式,來讓不同投資信仰的人陷入一段「完全失靈」的環境,讓原本深信可以贏的人輸得一蹋糊塗,慘敗到信心全無。

這就是市場!它絕對可以摧毀任何一種投資人的信念(無論他深信技術面、還是基本面、還是籌碼面、還是消息面、還是總體面、還是其他面⋯⋯),讓原本「見山是山」的人,見山不再是山。

也唯有遭受過市場的洗禮,走過「見山不是山」的階段,才能夠讓每一位投資人體認到自己的渺小、自己的不足,於是展開更開放的學習之路,這才是成為一個贏家的正途:開放的心胸、廣泛的學習,而在至少2次的大空頭洗禮之後,成為一個成熟穩定的成功投資者(這就是為什麼科斯托蘭尼會說一個偉大的投機家一定會經過破產兩次的經驗,道理所在),最後達到「見山還是山」的境界。

在你見識過大風大浪之後,看透了市場的本質,對盛衰循環了然於胸,於是你會喜歡上細水長流,即便像科斯托蘭尼這樣投機交易了80年,到最後還是加入了投資者的行列。

但是,問題就在這個「但是」,我相信目前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讀者,都還在「見山是山」或「見山不是山」的階段,這也是為何,我所撰寫的【安納金國際洞察 VIP 日報】並不是教導長期投資、買進持有不動的那一種「最後階段」的方法。

因為若你沒有切切實實走過前兩個階段,多數人走不進第3階段,不具備真正實踐第3階段的能耐。或者,純粹只是理智上認同,但是情感上並沒有接受,那就不會通(沒有人可以任脈通了、督脈沒通,卻說自己的氣打通了)。

我這樣打通投資任督二脈

在我20多年的投資生涯當中,1997年透過台大財金系的劉憶如教授,學習國際金融市場,從全球宏觀經濟做為我投資判斷的準繩;2000年的科技泡沫則讓我嚴重受創、一敗塗地,才能走出第1階段,邁入第2階段。

2001年師承Y教授學習籌碼分析,隔一年之後,遇到啟蒙我技術分析與波浪理論的高人,再隔2年才真正進入產業分析與投資組合管理的領域核心,那就是我學習的第2階段。

2008年金融海嘯的洗禮之後,才終於讓我走入第3階段。若你沒有被大空頭市場洗禮2次以上,別說你已經進入了第 3階段。

(本文節錄自《高手的養成3(上):老手不傳之祕》,安納金著,2021/1/25上市,法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