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婉琪(中小企業聯合輔導基金會總經理)

隨著資訊獲取容易、跳槽的門檻漸低,民眾對金融業者也不再忠誠。金融服務與商業服務的完美契合,也使科技業者趨之若騖。

這幾年,科技巨頭們企圖積極向金融領域擴張,不論是 Facebook、Apple、Google 乃至 Amazon 等,都想挾自身龐大的用戶基礎,從金融業口中分一杯羹。

繼蘋果與高盛銀行合推自有品牌信用卡 Apple Card 之後,Google 也打算與花旗和史丹佛聯邦信用合作社等銀行,推出自己的信用卡 Google Card。



除了讓鐵粉更黏著外,擴大生態系也是 Google 發卡的重要目的。

雖然 Google 已經有了 Google Pay,不過,數位支付系統目前的普及度仍有待發展,無法深入到實體世界中或沒有安裝數位支付系統的部分,

透過 Google Card 實體信用卡,可以讓原本不使用 Google Pay 的消費者或商家,也被納入 Google 生態圈。Google Card 可以綁定數位支付也能夠實體使用,雙效合一。



我們都知道,數位世界的商務活動,不少嫁接在 Google 的生態系。擁有官網的企業透過 Google 下廣告,招攬客戶購買自家商品。

同時,網路上的部落客與影音網紅,則是製作內容,吸引閱聽人前來瀏覽,又可以順便觀看或點擊 Google 的廣告。

而在 Google 下廣告的企業從其他金融系統支付費用給 Google,賺到 Google 廣告費的網紅部落客,必須將錢轉存到其他金融機構。雖然,這種金流模式已經很方便,但似乎還不夠完美。



倘若未來企業在支付 Google 廣告費時,可以使用 Google Card 直接扣款,而 Google 廣告的收入,不用再透過其他支付系統支付給網紅與部落客們,網紅或部落客可以申辦 Google Card,無論在哪裡消費的金額,都可以刷 Goolge Card,從自己的帳戶裡的金額扣款。

屆時,Google 將能更完整掌握自己的使用者的數據資料,亦可以讓 Goolge 廣告無限擴散,更精準的幫客戶找到廣告受眾,還能讓金流長期停泊在自家系統,建構一個完美的生態系。

當年伊藤洋華堂就為了日本的 7-Elevne 而設立了銀行,可以想像,將會有更多數位巨擘如 Facebook、Apple、Google、Amazon 等科技巨擘與銀行合作推出自己的支付工具,甚至併購大型金融機構,讓銀行直接隸屬於自己生態系的一部分(法規部分暫且不談,大企業推動修法讓商業模式合法化是常見作法)。



數位世界的龍頭業者更全面而直接的進駐金融產業,是遲早的事情。

當科技對金融業帶來更多的破壞性創新,各種前瞻技術與行動支付科技的融合應用,挾著平台、技術、社群與用戶優勢的科技巨擘,或將在下一個世代的金融戰局上,再度占據優勢地位,徹底改變未來商務世界樣貌。

(作者是中小企業聯合輔導基金會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