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婉琪(中小企業聯合輔導基金會總經理)


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曾說:「不創新,就等死。」這也意謂創新是企業的重中之重。但多數情況下,創新會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因循守舊,不敢突破,深害怕創新造成的改變與失敗,值此同時也失去因應環境變化與下檔風險的能力,這也是企業最後無法跟上時代變化而面臨被淘汰的主因。

 

創新必然會有失敗的風險,但真正可怕的是如何應變所帶來的衝擊,只要事先做好規畫,讓創新失利的下檔風險不至於衝擊組織存續。然而,組織將重心聚焦於規避風險、保住既有獲利,才是最大的風險。

 

 

企業要做的不是徹底保守拒絕創新,而是提高失敗報酬率,這是個重要觀念。

 

失敗報酬率,指的是盡可能降低投入創新的資源,或者說,以最小影響企業原有運行的可行辦法,持續少量的投入資源嘗試,再從所獲得的成果來判斷,也要動態觀察不確定因素的增減,再決定是否要繼續加碼投入資源,還是應該修正、中止。

 

然則,倘若企業順利完成創新,投入的成本將成功轉化為資產,反之,過程中投入的資源,亦不至於衝擊到既有的組織運作,還能將過程中累積的資料數據(如:市場狀況、客戶資料、成本績效、人員執行狀況),轉為有效率的組織資產,增強企業體質,以利未來再展開更多創新實驗。

 

台灣中小企業的思維,不是太過保守不敢創新,就是過度大膽,未經仔細評估就貿然投入高速成長期的產業,或是在訂單激增時,沒有精算評估資金問題,貿然增資,提高產能交付訂單,結果往往過度擴廠,造成資金周轉不靈,甚至危及組織運作。

 

 

這並非創新所帶來的問題,而是過度且非理性相信舊有經驗所造成的困境,企業必須深思。
 

前幾年,台灣風靡一時的共享單車,或是靠著媒體炒作話題熱度開始快速展店的食品連鎖加盟通路(如 20 年前席捲全台的蛋塔熱),乃至目前已過度飽和卻繼續展店中的夾娃娃機、健身產業…,業者似乎無法從過往的失敗中學到經驗,更難將失敗化為企業營運的資產。


展店不是不行,只是市場規模、店面數與消費者需求若不能精準評估,一味因應短期熱潮快速擴店的結果,只怕造成讓人無法承擔的失敗。彼得.聖吉在《第五項修練》中,以零售商啤酒訂單突然增加的案例,解釋了因應一時訂單的湧入而貿然增資與擴廠的風險,就是最好的借鏡。


當年 Mister Donut 與摩斯漢堡初引入台灣時,即便排隊人潮不斷,企業並沒有積極展店,而是花足時間在一號店培養足夠的人力,將技術等各方面反覆操練到純熟,才逐步有計畫的拓店,一邊展店一邊養大市場,如今 Mister Donut 與摩斯漢堡遍地開花,立於不敗。
找到真正的問題,無懼失敗,提出一個簡單而準確的解決方案,以創新的思維,驅動企業突破原有的瓶頸,為企業合理和可持續的收入增長模式而努力,相信你會離創新愈來愈近。
(作者是中小企業聯合輔導基金會總經理,本專欄每周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