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我文章的讀者一定都知道,我三不五時都會提到預測不重要,重點是策略如何應對,還有週期循環的交易,各種歷史很重要,因為歷史就是不斷的重複發生,必須分清楚哪些資訊可確知,哪些資訊是雜訊,我也努力把週期交易投資實踐在自己的交易當中,從我多篇訂閱文章中的內容,我相信讀者們都能感受到週期交易投資的威力。

當我翻到「掌握市場週期」這本書時,裡面所講的內容,完完全全就是把我平日面對投資、交易所想、所講的內容完整的整理,有種英雄所見略同之感。我認為這本比他之前寫的那本「投資最重要的事」來得更重要,更加經典,更值得投資人細細思考。

 

大師霍華馬克斯的這本著作,明明白白指出,優秀投資人跟一般投資人一樣無法預測未來會發生甚麼事,但差別在於優秀投資人對於未來趨勢的了解比一般人來得多,雖然無法確知明確的轉折點,但是大概知道現在是在景氣的甚麼位置,從而擬定資產配置的策略,長期來說其實就可以持續獲利了,這也和巴菲特講的一樣,”差不多的正確,好過精確的錯誤。”

 

以下是內容摘要整理,我將其簡單分為四個部分,並做了整理編排:

 

一、

很少有投資人是因為總經預測帶來出色績效而聞名,因為很少人能精通總體經濟,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不可知的。巴菲特有次告訴我,他想要的訊息要符合兩個標準:必須是重要的,而且必須是可理解的。

 

我不認為絕大多數投資人可以因為預測總體經濟而成功投資,而且我肯定自己是其中之一。要產生成功的投資,我認為把時間花在三大領域最有成效:

(一)試著比其他人更知道所謂「可知的東西」,也就是產業、公司和證券的基本面。

(二)根據這些基本面要素,有紀律的付出適當的價格,以及

(三)了解我們所處的環境,而且策略性配置投資組合。

 

前兩者合在一起就是「證券分析」和「價值投資」的關鍵要素:判斷一項資產未來可以創造出甚麼東西,通常是獲利或現金流,以及這些前景在當下賦予這個資產多少價值。後者就是為未來幾年內市場可能發生的事適當配置一個投資組合。

 

二、長期趨勢改變很少會在每季或每年出現改變。但短期變化會。

消費波動來得比就業與收入波動更大。消費行為會促使短期經濟出現變化。特別重要的是去注意經濟預期能被自我實現的程度,如果人們和公司相信未來會更好,它們會消費更多,投資更多,……..而且未來也會更好。(歐斯麥註解:線性的自我實現預言)

 

短期變化的另一個原因與存貨有關。存貨增加與減少往往會導致短期經濟產出的起伏。

 

大多數經濟預測都只使用外推法。外推法的預測通常是正確的,但卻沒有價值。那些可以正確預見到偏離長期趨勢與近期水準的預測才有潛在價值。

 

一個週期裡發生的每個事件,都是下個事件的導因。在市場底部,採取行動極端困難,需要堅強的信念與決心。投資人理解與處理心態問題,就是改進投資績效的潛在方法。基本重點是心態的擺盪。

 

三、關於週期。不用亂猜,搞清楚目前的市場氛圍跟位置就好。

很少有哪個人類文明領域像金融界這樣輕忽歷史。人類在制定決策時,通常未能考量到其他人的作為。其實各種事物都具備興起與衰落的傾向,尤其是取決於人性的事物。我們可能永遠都不知道未來將走向何處,但是先搞清楚我們目前的所在位置會比較好。

 

沒有一個說法能保護一個以過高價格買進的投資標的。一項資產在怎麼有價值,它本身的優點也不可能強到讓他無止盡的上漲。

 

我呼籲所有人都應該誠心相信週期的必然性,這代表明智投資人的字典裡,不應該有”永不”、”總是”、”永遠”、”不可能”、”將不會”、”必須”之類的字眼。

 

每個人都知道每天會發生甚麼事,因為媒體上會寶島每天發生的大小事。不過有多少人會努力去了解那些日常事件說明了怎樣的市場參與者心理和投資氛圍,並進而釐清應該如何應對?

 

四、面對週期的心態。

強烈否定等待底部浮現才開始買進。等塵埃落定,投資人恢復鎮定,物超所值的撿便宜機會早已消失。

 

當市場處於週期的高點,投資人應該著重於限制虧錢的可能性,而當市場處在週期的低點,投資人應該著重於降低錯失機會的風險。

 

成功的要素有三個:積極、時機的掌握與技巧。而如果你在正確的時機足夠積極,就不需要有那麼多技巧。

 

除非你預期到某個好機會即將到來,否則沒理由投注太多心力,妄想掌握週期的時機。如果你經常基於想釐清「明天將發生甚麼事?」或「下個月可能發生甚麼事?」等,而試圖找出目前處於週期的甚麼位置,你絕不可能成功。

 

訣竅並不是成為最熱門的選股高手、最成功的預測家或是最精巧的模型打造者,那種成就都是一時的。

 

有兩種人會虧大錢,一種是甚麼都不懂的人,一種是甚麼都懂的人。

 

身為投資人,我們的任務很簡單:因應資產價格的波動,評估目前的價格,並判斷未來的價格將發生甚麼變化。價格主要受到兩個領域的發展影響:基本面與心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