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趨勢交易的原則就是跟隨盤勢的方向進行交易,理論上在大多頭時做多而在大空頭時放空就對了,然而,現實的問題是,多數人在當下不易判斷是否還在多頭?還是已經轉空?否則怎麼會有這麼多的人從2016年開始就買進元大T50反一(00632R)而後來虧損超過20%以上都沒有停損而讓損失持續擴大呢?許多人在市場還沒真正進入空頭以前,就因為太早做空而損失慘重,而當真的進入空頭之後,太早結束空頭部位反手做多、或太晚結束空頭部位而被軋空,也都會造成虧損或者獲利大幅縮減。

 

此外,做空要獲取財富的難度比做多高出許多,無論是內心的煎熬或是操作的技巧均有相當的難度,在大空頭期間由於波動度大幅上升,大盤走勢並非一路下跌而是途中充滿著多次強力反彈,這每一次的反彈都足以讓投資人認為空頭已經結束、或者因為被軋空到觸及停損界線而認賠出場了。

 

#突破此難題的實戰-原理/技巧1

 

空頭市場當中的上沖下洗,無論做多或做空都很難獲利

事後來看,每一次的大空頭都是相當慘烈的,以台股而言,2000年2月跌到2001年9月,大盤指數從10393點跌到3411點,跌幅高達67%,而2007年10月跌到2008年11月,大盤指數從9859點跌到3955點,也跌了將近60%。這是指數「頭尾相減」來比較,事實上,過程當中許多散戶都是持有的個股先慘賠30%至50%痛到受不了,認賠殺出,暫時不玩了,後來在某一次大盤強力反彈過程以為空頭已經結束,重新買進股票卻又再次慘賠30%至50%,有些散戶在一次大空頭當中甚至可以慘賠4、5次,難怪明明指數跌沒有超過七成,但是許多散戶卻賠光老本、甚至負債。

 

理論上在大空頭期間若能一路持有反向ETF確實能有不少獲利,但卻極少人能做到這樣的事情,原因除了前述的問題之外,另一個很重要的癥結點就在於:空頭市場的操作邏輯和選股方式,與多頭市場截然不同,也就是說,並不是把你在多頭市場當中所學的方法倒過來做,就可以在空頭市場贏錢,事實上,多數人在空頭市場慘賠,就是因為在多頭市場養成的習慣和方法,在空頭市場完全不管用,造成愈是相信自己、就愈是固執而導致損傷慘重。這部分可參考《高手的養成》第五章「面對大空頭市場的致勝之道」。

 

倘若您已經學會《高手的養成》第五章所指導的空頭市場研判方式,您還需要「不看盤的波段操作心法」,才有辦法在反反覆覆的上沖下洗過程當中,不被貪婪或恐懼所影響,把空頭部位一路抱到底為止(所謂「底」的判斷方式,主要可用成交量萎縮到原本最大量的3成以下,或者看到300億元以下的窒息量之後,出現帶量的長紅月K線,才能夠確認為底部)。

 

以上都具備之後,您就可以開始選定工具。以現在台灣可以買到的大盤指數反向ETF有兩種,第一種是大家最為熟知也是交易量最大的「元大台灣50反向1倍ETF」(簡稱為T50反1,股票代碼00632R),第二種則是「台灣加權指數反向1倍ETF」(簡稱加權反1),在台股集中市場就有3、4檔可以選。T50反1所放空對應的指數為台灣50指數,意即當你買進T50反1時等同於你放空了全台灣最大、最優質的50支個股。放空當以放空弱勢股為原則,而買進T50反1似乎就不太合乎邏輯,而加權反1放空對應的指數就是大盤指數,好股爛股全部混在一起來做空,勝算應該會比只做空台灣最優質的50家公司更高一些。

 

圖71-1 元大台灣50反1(00632R)自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15日期間價格走勢圖

資料來源:XQ操盤高手

 

另外,提醒任何的槓桿型及反向型ETF所持有標的主要為期貨,以台灣加權指數反向ETF為例,所持有的標的就是「台指期空單」,因此每個月都會有期貨轉倉成本內扣在淨值中,意即每隔一個月你的成本都將會無形的墊高一些些,若再加上ETF每天從淨值扣收的經理費和保管費,持有的越久無形中所付出的成本就越多,這也是為甚麼大家都說槓桿型及反向型ETF不適合長期持有。大空頭期間大盤之跌幅當然夠巨大能夠掩蓋成本問題,但若你沒有抓住大空頭的期間,就算你買進時和賣出時的大盤指數價位相同,同期間持有反向ETF應該會賠掉一些成本和費用。

 

#突破此難題的實戰-原理/技巧2

 

大空頭中,弱勢股通常出現在中小型股而非大型股

若你的選股能力不錯的話,放空個股將會比放空大盤來的更有效果,因為在大空頭期間的大盤指數跌幅大概六、七成左右,然而同期間許多中小型股的跌幅都在八、九成,其原因在於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主力大戶喜歡操作中小型股票,在多頭時期威風八面,漲幅可以達好幾倍,然而在空頭時期則也因為主力大戶的拋售而崩跌,既然沒甚麼基本面支撐,當然股價下檔風險也就毫無支撐,正如市場上的老話「怎麼上去就會怎麼下去」亦是這般寫照。更慘的是,有些體質差的公司在大空頭期間會被傳出「可能有倒閉危機」,不需要真的倒閉、也不需要是事實,只要市場有在傳(通常是謠傳,所謂股市禿鷹最愛做的事),股價就會跌超過九成、甚至被打入全額交割股。

 

圖71-2為台灣櫃買指數(OTC)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期間的走勢圖,當時的台灣加權指數從高點9859點跌至3955點跌幅接近六成,而中小型個股居多的櫃買指數則是從高點的238點跌至低點53點,跌幅接近八成,凸顯出中小型個股在大空頭期間的跌幅遠比大盤指數所看到的更為慘烈。

 

圖71-2 台灣櫃買指數(OTC)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期間的走勢圖

資料來源:XQ操盤高手

 

至於個別標的如何挑選?可以掌握以下「三不,一沒有」的原則:

 

一不:不要有被併購的消息。因為一旦傳出「可能會被併購」,不管事後到底有沒有真的被收購?收購價格多少?只要有傳言出現,那麼往往股價會先大漲兩、三成再說。就如同華爾街的諺語:「買在耳語時,賣在確認時。」如果你放空的個股開始有傳言要被其他大廠收購了,那麼不要猶豫、馬上回補空單!

 

二不:不要有被政府援救的機會。例如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台灣的DRAM產業慘不忍睹,整個台灣的DRAM供應鏈幾乎全面瀕臨倒閉,政府為了協助這個曾經是台灣「兩兆雙星」計畫當中其中的一兆元重要產業,透過經濟部整合產業界資源,加以挽救瀕臨危機的DRAM產業,後來順利透過整併、以及大型財團入主,有幾家公司起死回生、股價大漲。有政府當靠山的行業,當然不適合做空!

 

三不:不要有減資的消息。通常在空頭市場當中,若有中小型公司傳出要減資的消息,通常是會在減資之後,重新增資來引進策略性大股東,或者是被「借殼」,這種狀況肯定是「轉機」的出現,股價會大漲一波。姑且不論事後到底有沒有大股東入主、還是被借殼,基本上,只要透過減資,把股本退還給股東,等於是流通在外的籌碼變少了、浮額相對減少,後續若公司派或市場主力要拉抬股價,就很容易被炒上去。

 

一沒有:沒有大財團當靠山。例如鴻海集團,有台灣首富郭台銘先生在背後支撐,不可能眼睜睜看著自己旗下的事業失敗而不救,因為錢根本不是問題,集團的形象和國際名聲才是重點,所以不要去放空這種大型集團股。要空就要去空沒有富爸爸加持的小公司,成為弱勢股沒人要的機會比較高,股價就可以一跌、再跌、跌到成為雞蛋水餃股(股價低於5元以下)你再獲利出場即可。

 

高手的叮嚀

在大多頭做多而在大空頭放空是相當符合邏輯的順勢操作,但放空的難度較做多高出許多,空手的勇氣是我建議各位讀者的另一個觀點,在一次景氣循環週期中,多頭佔了約八成時間而空頭佔約兩成,在操作難度如此高的大空頭中,或許空手觀望甚麼都不做,你就能打敗市場上大多數投資人的績效了。當然,高手不會完全空手,他們在股市大空頭當中會買進高信用評級的政府公債,往往在股市大空頭中,政府公債就是大多頭。

 

最新文章:”一個產業(或類股)有那麼多檔,該如何從中挑出漲幅會比較大的股票?”

http://blog.cnyes.com/My/L100000000/article2434577